為進一步提升村級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更好發揮檔案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村基層社會治理作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檔案館聚力破解村級檔案難題,圓滿完成村級檔案整改治理再提升試點工作。
一是真抓實干,理順檔案歸檔之要。面對村級檔案門類繁多、管理混亂、基礎薄弱等問題,縣鄉(鎮)村三級聯動,立足實際,理清思路,齊心協力,攜手共建標準化規范化整理村級檔案室。進一步提高了檔案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豐富了村級檔案的種類,提高了村級檔案質量,在門類劃分和整理方法上充分凸顯村級檔案的特色,為鄉村振興提供檔案支持。
二是加強保障,打牢保管利用之基。健全村級檔案管理制度并上墻,嚴格落實檔案庫房“八防”措施,規范服務利用登記,配備專門的檔案柜,目錄柜,配齊標簽索引卡片,柜號、案卷號、檔案類別信息一目了然。同時,建立電子檔案目錄和紙質檔案目錄雙備份查檔模式,為村級各類組織及其成員、村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查檔利用服務,做到以用促管、管用并重,為鄉村振興提供優質檔案服務。
三是推廣學習,發揮樣板示范之用。大通縣檔案館將認真梳理試點工作中形成的經驗做法,構建可操作、可持續、可提升、可推廣的農村檔案整理樣板,充分發揮檔案部門職能作用,加強與鄉鎮聯動協作,進一步鞏固試點工作成果,加強試點工作經驗推廣,適時召開現場觀摩會,切實推動試點成果轉化運用,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截至目前,共完成文書、會計、脫貧攻堅、綜合治理、聲像等20個門類檔案602卷,為持續深化村級檔案規范化建設,總結提煉特色亮點及措施,助推村級檔案質量水平邁上新臺階,煥活村級檔案新面貌,助力鄉村振興,服務人民群眾,實現對全縣村級檔案的安全規范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