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8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起訴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NARA),企圖阻止正在調查1月6日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的美國國會眾議院委員會從國家檔案館獲取相關檔案,這使NARA成為關注的焦點。
根據1978年通過的《總統文件法》,所有總統檔案均歸公眾所有,總統離任后自動將檔案移交國家檔案館保管。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均屬于國家檔案館的一部分。
但總統檔案并非歷來歸公眾所有,過去曾被認為是私人財產。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極力銷毀水門事件有關檔案。后來,國會通過了僅適用于尼克松總統的《1974年總統錄音和資料保存法》,并要求NARA保留與水門事件有關的檔案。但因當時的法律規定總統文件屬私人所有,NARA收集的檔案并不完整。
此次委員會要求國家檔案館提供調查所需的記錄和文件,包括襲擊事件當天白宮內部所有通話記錄、訪客日志、日程安排,以及涉及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和外部顧問的會議記錄等。但特朗普多次聲稱要行使行政特權,阻止檔案文件公開。
據悉,2021年12月9日,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駁回了特朗普的訴訟請求,裁定委員會有權獲得調查國會大廈襲擊事件所需的白宮文件和記錄。有學者指出,總統檔案可使公眾更接近真相,特朗普此次訴訟將進一步明確總統檔案歸屬權在法律領域的含義。
“譯”家之言:檔案可以還原歷史真相,總統檔案與公權行使息息相關,《總統文件法》的問世表明美國民眾對政府運作公開透明的要求。本則新聞有兩處亮點,從社會關注來看,民眾對于通過特朗普總統檔案探尋國會襲擊案真相的呼聲極高,體現出公眾對檔案價值的認可;另一方面,本次事件可視作美國《總統文件法》頒布后遭受的首次挑戰,將對完善《總統文件法》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