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北京市東城區檔案館緊盯群眾期盼的小事、難事、煩心事,把開展民生檔案異地查檔服務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清單,館領導班子主動認領項目,積極協調聯系京津冀地區館際兄弟單位,深化京津冀民生檔案查檔利用互聯互通,努力實現民生檔案“異地查詢、跨館出證”,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實踐活動效果。
近日,北京市東城區檔案館與天津市濱海新區檔案館正式簽署“民生檔案跨館異地利用服務工作協議”,明確跨館利用范圍、辦理流程、聯動機制,“破冰”檔案屬地化利用模式,開啟婚姻、招工、知青等民生檔案“一窗受理、家門查檔,館際聯動、信息交互”查檔用檔“E+檔案”新模式。查檔群眾只需攜帶個人身份證明,直接到利用服務窗口,就可享受“提交申請、登記審核、館際協辦、材料反饋”“一站式”服務,群眾還可以選擇掛號信、 EMS 快遞或現場自取等方式,方便送交接收證明材料。
此次協議的簽訂,使京津兩地檔案系統交流合作達到了一個新層次,真正實現了“異地信息零距離直享、館際互動零距離服務”,大大提高了檔案利用服務效能。未來,東城區檔案館將進一步擴大館際檔案業務合作網絡,繼而延伸至京津冀地區,利用館藏的民生檔案和新館即將建成的數字檔案系統,拓展更多民生需求領域,滿足群眾異地利用民生檔案的需求,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