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民族、山區、邊疆、貧困為一體的云南是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和貧困縣最多、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經過全省上下艱苦努力,目前全省709.6萬貧困人口脫貧,88個貧困縣中79個縣已脫貧摘帽,剩余貧困人口、貧困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云南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大量各種形式、載體的檔案,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已形成脫貧攻堅檔案737.3萬卷,包括文書檔案446.1萬卷、建檔立卡貧困戶檔案228.6萬卷、項目檔案34.7萬卷、照片261.4萬張、音視頻檔案1.8萬盤。全省各級檔案部門主動參與和服務脫貧攻堅大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抓好脫貧攻堅檔案工作,傾情助力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是建章立制。省檔案局聯合省扶貧辦及時制定《云南省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實施細則》,將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納入精準扶貧工作整體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確立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扶貧部門組織協調、檔案部門監督指導、相關單位各負其責的脫貧攻堅檔案工作體制,明確文書、精準脫貧貧困戶、項目、聲像四大類精準扶貧檔案歸檔范圍和整理標準。使脫貧攻堅臺賬資料真正轉變為符合國家管理標準的檔案有章可循,為全省脫貧攻堅檔案接收進檔案館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和統一的標準要求,為脫貧攻堅檔案工作打牢基礎。
二是著力培訓。脫貧攻堅檔案資料涉及點多面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保證各項業務規范和標準落到實處,省檔案局集中舉辦了兩期脫貧攻堅檔案管理專題培訓班,對全省15個州市2019年已脫貧摘帽的縣(市、區)及所轄鄉鎮脫貧攻堅檔案工作人員570余人進行專題培訓,實現已脫貧摘帽縣培訓全覆蓋。省檔案局領導班子對培訓課件逐一審核把關,培訓既講政策、闡意義,更側重實用性、操作性和精準性,并組織指導州(市)、縣(市、區)檔案主管部門根據實際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培訓,全省培訓人員1萬余人次,有效解決基層檔案員特別是新進兼職檔案員不熟悉標準、不懂整理、不會指導的現實問題,脫貧攻堅一線檔案工作者業務能力大大提高。
三是蹲點指導。省檔案局領導班子先后對15個州市、49個縣、51個鄉鎮、9個村委會的脫貧攻堅檔案工作進行實地調研和現場指導。由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組成專班,分別深入昆明市祿勸縣、大理州巍山縣轄鄉鎮指導,并到昆明市尋甸縣16個鄉(鎮、街道)、臨滄市雙江縣3個鄉(鎮)開展為期兩周的蹲點指導,指導進村對人,面對面解決問題、手把手培訓講解,重點突出脫貧攻堅文件材料的齊全完整收集歸檔和安全、規范、精細管理。各州(市)縣(市、區)檔案主管部門深入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建檔培訓指導,做到所轄鄉鎮全覆蓋。
四是示范引領。省檔案局以昆明市尋甸縣、臨滄市雙江縣作為脫貧攻堅檔案專項接收工作試點,對脫貧攻堅四個門類檔案的收集整理、移交情況進行摸底,積極探索和優化脫貧攻堅檔案工作模式機制,充分發揮試點示范引領作用,不斷總結推廣試點有益經驗,抓緊推進檔案移交進館前的準備工作。各州(市)縣(市、區)檔案局各選取1個鄉鎮和1個村同步開展試點工作。以點帶面、以面帶片,最終推動已實現脫貧摘帽的地區在通過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普查后6個月內,脫貧攻堅檔案全部接收進當地檔案館集中統一保管。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記錄和保存好脫貧攻堅偉業,是檔案部門服務中心的職責使命所在。省委領導高度重視脫貧攻堅檔案的收集管理工作,省委書記陳豪親自過問工作情況,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劉慧晏多次就此項工作作出批示強調,脫貧攻堅檔案工作列入省委辦公廳年度重點工作并實時督查跟進,省檔案局統籌推進抓落實,通過上下全力推進,云南2020年預計將有10萬卷以上脫貧攻堅檔案移交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