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開除張國燾黨籍的決定
張國燾,字愷蔭,又名特立,1897年生于江西萍鄉縣上粟村。l916年入北京大學讀書,五四運動中表現積極,被推為北京學生聯合會講演部部長,成為北京大學學生領袖之一。l920年10月參加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l921年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選為中央局成員,分管組織工作,會后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主任兼《勞動周刊》主編。其后又任中央局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南方局書記等職。l928年赴蘇聯參加中共六大,在六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會后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留駐莫斯科。l931年春回國,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后到鄂豫皖蘇區任中央分局書記兼軍委會主席,1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副主席。1932年10月帶領紅四方面軍撤出鄂豫皖蘇區進入川北,與川陜邊黨組織創建了川陜根據地,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934年1月起任中央書記處書記。1935年4月放棄川陜根據地開始長征,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10月率部南下川康,宣布另立“中央”。1936年6月南下失敗,被迫宣布取消第二“中央”,隨后與紅二、四方面軍一起北上,l2月到達陜北。l937年同年9月起任陜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代主席。1938年4月初投向國民黨,4月18日被中央開除黨籍。
《中央關于開除張國燾黨籍的黨內報告大綱》中指出:“張國燾是中共黨內老黨員之一,也是犯錯誤最多的一人”,“歷年在黨內所犯錯誤極多,造成許多罪惡。”建黨初期,他在工運工作中即進行無原則的小組織活動。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時,他堅決反對國共合作,反對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l926年面對國民黨右派排斥打擊共產黨,破壞國共合作的陰謀活動,他執行了妥協退讓的政策。大革命失敗后他曾對革命表示極大的動搖。l927年7月赴南昌,意圖阻止武裝起義。l931年在鄂豫皖蘇區積極推行“左”傾冒險主義方針,并主持開展了錯誤的“肅反”斗爭,先后以所謂“改組派”“第三黨”“AB團”等罪名逮捕殺害了紅四軍中的許多高級干部。徐向前在《歷史的回顧》中記述“將近三個月的‘肅反’,肅掉了兩千五百名以上的紅軍指戰員。”
尤其不能容忍的是l935年張國燾破壞黨的統一,給中國革命造成了重大損失。l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后,張國燾出于對中國革命形勢的機會主義的估計,反對中央北上的正確方針,率領部分紅軍南下川康,在四川省馬爾康縣卓木碉非法作出《關于成立第二中央的組織決議》,公開成立自己的“黨中央”“中央政府”“中央軍委”“總司令部”和“團的中央”,自任偽中央“主席”,并宣稱開除毛澤東、周恩來、博古、洛甫的黨籍。l935年9月12日中央在俄界召開會議,作出了《中央關于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要求他放棄錯誤立場,堅決執行中央的路線。張國燾南下在實踐中遭到了慘重失敗,部隊由8萬多人減至4萬多,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于l936年6月被迫宣布取消偽“中央”。隨后與紅二、紅四方面軍一起北上,l2月到達陜北。l937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批判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和軍閥主義的錯誤。作出了《中央政治局關于張國燾同志錯誤的決議》。對于黨中央和同志們的批評,張國燾表面上承認“我的錯誤是整個路線的錯誤,是右傾機會主義的退卻路線和軍閥主義的最壞表現,是反黨反中央的錯誤。這個錯誤路線,不僅在各方面表現它的惡果,使中國革命受到損失,而且形成極大罪惡,客觀上幫助了反革命。”但這些,只不過是他口是心非、兩面派行為的表演。
1938年4月2日張國燾乘祭掃黃帝陵之機逃出陜甘寧邊區,到西安投靠國民黨。4月11日在國民黨方面的安排下到了武漢。張到武漢后中央曾多方設法勸導,促其悔悟,要他回來工作。周恩來、王明、博古、凱豐等多次與他面談,12日中央書記處也致電張國燾,指出“當此民族危機,我黨內部尤應團結一致,為全黨全民模范,方能團結全國,挽救危亡。我兄愛黨愛國,當能明察及此。政府工作重要,尚望早日歸來,不勝企盼。弟毛澤東、洛甫、康生、陳云、劉少奇。”l7日周恩來、王朗、博古又同與張國燾談話,希望他回黨工作,如不愿,亦可請假,暫時休息一個時期,或在國內,或在國外,或到國際去,但均被拒絕。周恩來等走后,張國燾即打電話約見軍統特務頭子戴笠,投進了國民黨的特務組織的懷抱,并給留言,申明脫離黨的決心。鑒于此,4月18日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張國燾的黨籍,并在4月22日的《新華日報》上發表了中央的決定。
張國燾投靠國民黨后,蔣介石視其為“對延安的致命打擊”,交給戴笠“妥善運用”,不久張便加入了國民黨的特務組織——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主持“特種政治問題研究室”“特種政治工作人員訓練班”,從事反共特務活動。1941年起任國民參政會第二、第三、第四屆參政員。抗日戰爭勝利后,一度出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濟總署江西分署署長。l948年6月在上海創辦《創進》周刊,繼續進行反共宣傳。同年ll月去臺灣,1949年轉居香港,l968年移居加拿大,l979年死于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