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呼和浩特市檔案局檔案館室業務監督指導科相關工作人員對市屬9個旗縣區檔案局(館)的館藏國家重點檔案開展了全面的信息普查工作。
列入普查范圍的國家重點檔案主要包括建國前反映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組織、革命根據地、革命政權以及革命活動家的檔案;建國前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權機構、社會組織和著名人物的檔案及新中國成立后反映黨和國家領導人活動的檔案。
為確保信息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市檔案局將國家重點檔案普查信息表印發至市屬各旗縣區檔案局(館),對館藏國家重點檔案情況進行集中梳理和統計,指導各單位對重點檔案的數量、案卷目錄、起止時間、數字化情況和保管情況等信息進行填寫和上報,并對上報信息進行匯總和審核,確保信息詳實準確。
目前對各旗縣區檔案局(館)上報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已初步完成,各地館藏檔案內容涵蓋明清時期、民國時期及革命歷史時期反映呼和浩特市各地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民生等方面的重大問題,是研究呼和浩特市歷史發展情況的珍貴史料。其中武川縣檔案館館藏的民國30年至民國38年田賦、人事、文教、衛生、財政檔案,賽罕區檔案館館藏的光緒五年至三十四年、大清道光十八年賣地契約等重點檔案具有重要的史學研究價值,對深入挖掘和完整呈現呼和浩特市歷史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重點檔案普查工作的開展,為重點檔案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