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各地動態

金昌市聚焦“四抓” 讓檔案資源活起來、亮起來

作者:甘肅省金昌市檔案館 盧海慧 來源:中國檔案網 發表時間:2025-05-20 分享到:

近年來,甘肅省金昌市檔案館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忠實履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職責使命,以“四抓”為重點,夯實檔案資源基礎、拓寬檔案征集渠道、挖掘檔案資源、謀劃展示主題、創新陳列方式,積極傳播城市形象,生動講述金昌故事。

抓重點領域,夯實檔案資源基礎庫

緊扣“2+4”現代化產業集群、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大力開展檔案征集、接收與數字化工作。目前,已成功收集各類特色檔案及珍貴檔案1602件,照片和視頻等電子檔案達809G,并建成“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主題教育”“紅色檔案”“2+4現代化產業集群”等多個專題數據庫。館藏文書檔案數字化率98%,照片檔案、城建檔案圖紙數字化率達到100%,現檔案數據庫目錄173.8萬條,數字化副本容量已達4T。這些檔案資源不僅記錄了城市發展的關鍵節點,也為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與決策制定提供了詳實的數據支撐。

抓征集捐贈,鑄就珍存記憶聚寶盆

面向社會公眾發布檔案征集公告,吸引眾多珍貴檔案資料“落戶”市檔案館。袁永濤先生捐贈的《紅色永昌》《西路軍鏖戰永昌》兩部著作,帶領大家回溯那段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使革命精神得以代代相傳;全國勞動模范張禎的61件個人榮譽檔案,見證了一位奮斗者的光輝歷程,激勵著更多人在各自崗位上拼搏奮進;書法名家陸建漢先生的26幅書法作品,為檔案館增添了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讓傳統書法藝術在檔案中得以保存;肖永暉先生編著的《對話鄉愁——金昌民俗文化研究》,深入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助力鄉愁記憶的傳承;道德模范、金昌好人杜春立和金川公司退休職工團隊集體創作的10幅《記憶鎳都》剪紙作品,以獨特藝術形式展現了鎳都的發展變遷;李正瑞、宋曉勇先生捐贈的2張珍貴老照片和榮譽證書,定格了往昔歲月的珍貴瞬間。

抓挖掘利用,當好資政服務參謀部

深入挖掘館藏資源,秉持著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態度,全力開展編研工作。《引硫濟金工程檔案資料匯集》收集了從項目規劃初期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開工建設批復到建設過程中的設計方案,再到竣工后的驗收報告等一系列資料,確保編研資料真實全面且準確。《金昌市城市建設獲獎優質工程檔案集》不僅詳細記錄了各項優質工程的建設規模、技術創新點,還深入剖析了其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使讀者能夠清晰了解金昌市城市建設的卓越成就。《金昌市檔案館全宗指南》以系統、全面的方式介紹了檔案館內各個全宗的基本情況,為檔案利用者提供了便捷的檢索工具。《金昌市政府工作報告檔案集(2012—2024)》則將歷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匯編,以時間為線索,清晰展現了政府在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發展目標以及取得的顯著成果,為政策研究人員、學者以及關心城市發展的市民提供了豐富詳實的一手資料。《足跡記錄——金昌市檔案館館藏檔案選集》更是精心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檔案資料,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呈現了金昌市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發展軌跡,成為了解金昌歷史變遷的一扇窗口。

抓服務群眾,打造檔案文化一條街

為使檔案文化更好地服務市民、融入日常生活,市檔案館創新工作思路,打造1公里長的檔案文化一條街。精心設計制作28塊長2.4米、寬1米,圖文并茂的檔案專題展板,內容涵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金昌高質量發展歷程,選取“鎳都開拓者”代表湯中立、金昌籍科學家李燦、大國工匠潘從明、全國勞動模范張禎等,展示工人階級、勞模工匠、技能人才的奮斗風采,以及金川創業者產業報國的艱苦奮斗歷程,還有金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活力和榜樣人物的感人事跡。它將檔案中的故事直觀呈現給大眾,讓市民在休閑漫步中了解城市歷史變遷,感受文化傳承與發展,銘記金川發展歷程和建設者的奉獻精神,感悟榜樣力量,弘揚時代新風。這里不僅是檔案文化展示窗口,更成為展現城市精神風貌的新地標,有效提升了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增強了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