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檔案館聚焦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牢記“存史資政育人”使命,全力服務中心大局。
一是全力服務黨史學習教育。利用檔案資源,為“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主題展覽提供珍貴檔案90余件;編印內部刊物1部,完成2部編研課題,拍攝紅色檔案微視頻3部,3份檔案入選川渝地區檔案館館藏紅色珍檔名錄庫,瀘州市檔案館獲“印記100”——川渝地區檔案館建黨百年檔案宣傳系列活動優秀獎。舉辦“紅色印記·初心如磐——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檔案文獻展”,接待參觀近1000人次,市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命名為全市第四批“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并獲2021年度愛教基地測評“優秀”等次。指導全市各級黨組織做好黨史學習教育文件材料收集、歸檔工作,確保檔案資料全面完整、系統規范。
二是全力指導重點領域檔案工作。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項目建設、突發事件、市第九次黨代會等重點領域、重點工作,開展檔案指導服務。完成60余個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全市脫貧攻堅檔案歸集任務,形成電子目錄33.6萬余條,建成專題目錄數據庫,瀘州市獲全省脫貧攻堅檔案驗收“優秀”等次。指導16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檔案工作,牽頭推動國有企業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收集經濟科技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案例21篇。持續優化疫情防控檔案指導服務,完成市級疫情防控文件材料3006件、紙質檔案數字化副本326GB和各類載體檔案的移交進館工作,指導全市完成1.7萬件疫情防控檔案的接收和文件級目錄的收集審核,形成專題目錄數據庫。指導市第九次黨代會和瀘縣“9·16”地震等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歸集工作,第一時間深入災區指導檔案部門抗震救災。
三是全力推進數字檔案館建設。系統開展數字檔案館(室)創建,市檔案館和龍馬潭區、納溪區檔案館被列入全省數字檔案館建設試點單位。推動實施“瀘州市創建國家級數字檔案館資源建設”項目,已完成1.5余萬卷館藏檔案數字化,統計、整理2012年以來的館藏檔案數字復制件,形成數字化成果臺賬。完成“瀘州市智慧(數字)檔案館綜合管理系統(Ⅰ期)”和“瀘州市創建國家級數字檔案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數字檔案館軟件框架基本搭建,硬件平臺基本滿足測評要求。推動檔案信息化研究,《電子文件自動采集歸檔工具研究》被列入2021-2022年度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全省增值稅電子發票電子化報銷、入賬、歸檔在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試點并順利通過驗收,有效推動城市能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