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要聞

相約冰雪 “冀”情冬奧

來源:中國檔案網 發表時間:2022-02-08 分享到:

2022年2月4日,冬奧盛會在北京開幕,作為冬奧會舉辦地之一,河北省的冰雪運動持續升溫,河北省檔案館對冬奧檔案的征集、開發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我們采擷了河北省冰雪運動檔案記憶中的幾朵花絮,講述河北人的冰雪之戀和冬奧之情。


走近石家莊老年冰球發起人


在河北省檔案館退休干部宋少珍家中,保存著一套不同尋常的冰球主題家庭檔案。最早拍攝于20世紀70年代的冰上運動照片,不同年代的球桿、冰球鞋、頭盔、護具,各色球服、獎牌、紀念品……一件件獨具年代感的冰球運動實物檔案、一張張冰上運動照片,記錄著一支民間冰球隊的發展歷程,見證著冰球運動愛好者的冰球情結。作為一名老檔案人,宋少珍細心地將這些實物和照片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編寫說明,形成了一份獨一無二的“冰球記憶”。宋少珍的愛人房勇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老年冰球隊的發起人。這支平均年齡65歲的老年冰球隊,常年活躍在河北省甚至京津和全國的各大賽場,他們在冰場上快速滑行、變向擺脫、帶球突進、活力四射。看到他們一個個矯健的身姿,很難想象他們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談起這支冰球隊,年近七旬的房勇興致勃勃地戴上冰球帽,拿起冰球桿,一邊向我們展示著打冰球的動作,一邊如數家珍地向我們講述了他與冰球隊結緣的故事。


房勇在長安公園打冰球.jpg

房勇在長安公園打冰球


房勇10歲開始上冰,第一次是滑野冰,剛穿上冰鞋,就被同伴拉到冰場中間,一抬腿就摔倒了,幾乎是爬著出了冰場。后來經過多次的摔打練習,學會了滑花樣、跑刀、打冰球。20世紀80年代,石家莊還沒有正規的冰場,每到冬天,石家莊長安公園人工湖的冰面足夠結實時,房勇就會約上冰友打幾場,隨著冰友的不斷增多,自發地組成了石家莊最早的業余冰球隊。那時條件艱苦,隊員們從不多的收入中擠出錢來買冰鞋、頭盔和球桿,有些隊員沒錢買裝備,就自己動手制作,頭盔用安全帽改造,球桿用木頭削,護具自己縫……冰面上沒有邊界,打球時就擺上幾個紅色塑料路錐;沒有球門,索性用鞋子擺開來代替。冰面需要維護,隊員們就集資買來抽水設備,輪班在前一天晚上澆冰……在寒冷的冬季,這支湖上冰球隊成為當時石家莊長安公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盡管在野冰上經常掉進冰窟窿里,經常被公園的管理人員趕著走,盡管在除夕外出集合要被家人數落,但他們從未間斷冰上團拜的鐵打慣例,從未減少對冰球運動的熱愛。他們不僅與周邊地區業余隊切磋,還自發組織與來華的加拿大冰球運動愛好者打出了友誼,成為河北民間最早與國外冰球隊友進行交流的冰球隊。


房勇(左二)與球友在長安公園打冰球.jpg

房勇(左二)與球友在長安公園打冰球


隨著河北省各地多個專業冰場的投入使用,冰球隊的“練兵陣地”更大了,隊員們的冰球技術日趨嫻熟,隊伍逐步壯大,最終發展成了現在火遍河北乃至全國的老年冰球隊。冰球隊員的裝備從開始時的東拼西湊到現今的專業精良,揭示了冰球隊的發展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十幾年來,老年冰球隊在全國各地參加了大大小小幾十場賽事,獲得了多項獎牌和榮譽,收獲了無數粉絲,他們打到哪里,就把冰球運動的“活廣告”做到哪里。房勇說,雖然現在由于傷病退出了冰球隊,但不管歲月如何流逝,只要一上冰場就會感到青春煥發。北京冬奧會舉辦之際,學習冰球的人越來越多,他主動為喜愛冰球運動的年輕人傳授球藝,并希望用自己的熱情感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為冬奧會加油助力。


追溯河北冰雪運動的冬奧情緣


河北省檔案館保存著一份《關于開展速度滑冰項目和準備參加第十四屆冬季奧運會選拔二線隊伍的方案》((79)冀體訓字第24號),這是迄今河北省檔案館館藏最早的一份冬奧檔案。這份文件形成于1979年11月7日,恰好是中國重返國際奧林匹克舞臺后的14天(1979年10月25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在日本名古屋市通過決議,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這份文件從“布局”“競賽安排”“隊伍建設”“教練員隊伍”“建議”等方面,提出了河北省體育管理部門備戰冬奧的方案。從產生時間和內容來看,這份檔案很可能是河北省體育管理部門最早布局冬奧的開始。在這份文件中,還提出了“要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開展速度滑冰項目的活動,努力提高我省速滑技術水平,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貢獻力量”的目標及“重點抓好張家口地區和承德地區冰上運動的開展。其他地區,可根據條件,適當開展”的策略。    

從另外兩份省檔案館保存的檔案還能看到,河北為全力迎戰第十四屆冬奧會所做的周密準備。一份是1981年5月13日河北省體委向省政府報送的《關于建立河北省速度滑冰隊的請示報告》,文中說明了河北已具備建立省速滑隊的條件,并委托張家口市管理。另一份是1982年6月17日河北省體委《關于委托張家口市體委代管(訓)省速度滑冰隊的通知》,文中明確了“省速滑隊由張家口市體委代管,人員配備、選調錄用、分配安置、訓練比賽、管理教育等均由張家口市體委負責……服裝、器材按省隊規格配備,經費由省體委按有關規定包干撥發”。


河北省體委《關于建立河北省速度滑冰隊的請示報告》.jpg

河北省體委《關于建立河北省速度滑冰隊的請示報告》


從上述3份館藏檔案中可以看出,在中國恢復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之初,張家口就已成為河北備戰冬奧會的焦點。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舉辦,素有“冰雪之城”之稱的張家口愈發引人注目。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張家口冬季最美麗的自然景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為這里注入了與生俱來的“冰雪基因”。時過40余年,這個與冰雪有著深厚淵源的小山城終于迎來了舉辦第24屆冬奧會的機緣。作為2022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張家口共設置了9個場館,含4個競賽場館和5個非競賽場館,滿含吉祥寓意的“雪如意”鑲嵌于林海雪原之間,綻放著古老東方文明的馨香。張家口這顆塞外明珠,不僅記載著河北冰雪運動起跑線出發的一刻,也必將在這場冰雪盛事中大放異彩。


見證燕趙兒女的冰雪夢想


在河北境內,每年有長達160~280多天的霜期,長城以北地區冬季冰凍期較長。一進入冬季,河北北方地區的男女老少都不約而同地到戶外舞冰弄雪。據河北省檔案館1992年編纂的《河北省志·體育志(第87卷)》記載,清代八旗軍中設有“滑冰營”,清軍每年農歷10月在太液池(今北京市北海)舉行盛大的滑冰檢閱,有速度滑、花樣滑、雜技滑等項目,清代寶竹坡在《偶齋詩草·冰戲》中寫道:“劍背鏡面劍有聲,操縱自我隨縱橫。”河北民間的冰上活動、比賽和項目形式也繁多,主要有滑冰床、木冰鞋速滑、擦滑、抽陀螺、踢冰球等,多年來,冰上運動已成為河北百姓強身健體的趣味活動。

步入新時代,為迎接北京冬奧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借籌辦北京冬奧會的東風,把我們的冰雪運動普遍開展起來。”“三億人上冰雪”是我國向國際奧委會和全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河北多措并舉、持續加力,推動冰雪運動迅速普及推廣,在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承德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崇禮高原(國家綜合)訓練基地等,一座座體育場館拔地而起,飛躍著運動健兒矯健的身影;冰雪運動會、冰雪大篷車、校園冰雪季、冰雪運動體驗等一個個冰雪運動載體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公園、進商場,激發著燕趙兒女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河北冰雪運動得到更加廣泛的普及發展,全省掀起了“我為冬奧作貢獻”的熱潮。

河北省檔案館編纂的2020年《河北年鑒》資料顯示,河北以“宜冰則冰、宜雪則雪”為原則,因地制宜廣泛推動群眾性冰雪運動,開展了“冬奧就在我身邊”“健康河北 歡樂冰雪”“河北冰雪巡禮”等系列主題冰雪運動,以“小手拉大手”“小手教大手”帶動更多群眾、家庭、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截至2020年年底,河北實現各市和雄安新區標準冰面室內公共滑冰場館全覆蓋,全省建立了109個滑雪場,202個室內公共滑冰場館,實現了縣級以上冰雪運動會、室內滑冰場館、冰雪運動協會、冰雪聯賽和冰雪運動進校園5個全覆蓋,各級冰雪運動協會數量多、覆蓋面廣、體系健全。河北成立省級和11個市級冰雪運動協會,培育職業冰雪社會體育指導員3000余名、公益指導員1萬余名,為廣大群眾參與冰雪運動提供專業指導和高水平服務。各市縣和高校累計開展各項冰雪賽事4300余場次,圓滿實現“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前帶動全省3000萬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參與冰雪運動總人數躍居全國首位,為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的宏偉愿景注入了河北人強大的活力和動力。

時光飛逝,腳步不停,一代代燕趙兒女承載著美好的冰雪夢想,張開熱情的雙臂,攜手全國人民和各國體育健兒共赴一場“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之約,河北省檔案館也將持續記錄河北冰雪運動發展的腳步,留住美好的冬奧記憶,與你一起,“冀”望未來。


作者單位: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