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要聞

從“富”奔向“強” 檔案來幫忙

——貴州省安順市建立資產登記檔案庫規范扶貧項目管理

作者:張愛國 羅洪恩 范勇 來源:《中國檔案》 發表時間:2021-12-27 分享到: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貴州省安順市檔案系統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抓實抓好精準扶貧檔案“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3個核心要件,通過一戶一策全程動態管理精準幫扶貧困戶脫貧,在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上下足功夫,全市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56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累計減少建檔立卡貧困戶13.27萬戶54.58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徹底解決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書寫了黔中大地脫貧攻堅事業的精彩篇章。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調研時殷切期望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新征程徐徐開啟,安順市充分發揮檔案工作基礎性保障作用,以逢山開路的闖勁、抓鐵有痕的韌勁、攻城拔寨的拼勁,堅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行動。

脫貧攻堅期間,大量扶貧專項資金用于實施扶貧項目,形成規模龐大的扶貧項目資產。為規范和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防止資產閑置和損失浪費,持續發揮扶貧項目資產效益,安順市檔案局(館)會同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等有關部門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在全市范圍內建立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充分發揮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在提高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效益上“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有效解決了扶貧項目資產“管什么”“屬于誰”“如何管”“怎樣用好”等問題。


建立檔案庫,明晰“管什么”


安順市高度重視扶貧項目資產清查摸底工作,2021年年初,由市檔案局(館)、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三部門牽頭,在全市范圍內部署啟動了扶貧資產排查摸底專項行動,按照“誰主管、誰管理,誰實施、誰登記”的原則,對已形成的扶貧資產,由項目實施單位登記造冊,并明確了納入建立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的資產范圍,包括2014年以來各級各類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財政涉農統籌整合資金、社會扶貧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財政援助資金等投入形成的資產,通過建檔入庫全面掌握脫貧攻堅時期形成的扶貧資產的有關情況,為扶貧資產科學管理奠定基礎。結合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狀況,將扶貧項目資產清理劃分為3類,其中經營性資產約占13.39%,公益性資產約占69.66%,到戶類資產約占16.95%,共計1.15萬余個扶貧項目被納入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中進行管理,資金規模達209.81億元,形成資產197.78億元。


規范建檔內容,厘清“屬于誰”


安順市以項目實施主體為依據,市檔案局(館)會同有關部門組建了扶貧項目資產清查管理專項工作指揮部,下設8個工作專班,負責督促指導各縣區制定出臺建立扶貧項目資產登記實施方案,列出時間表、路線圖,按責任清單推進扶貧資產管理建檔入庫各項工作。在建檔內容上首先明確了納入資產登記檔案庫的扶貧資產歸屬權,重點做好全面摸清項目資產底數、確定資產權屬、分類登記項目資產信息、落實項目資產管理責任、規范項目資產管護運營、規范項目資產收益分配、做好扶貧資產處置等工作。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在產權歸屬上規定了以鄉鎮(街道)或村為實施主體的產業扶貧項目確權到村集體,納入村集體經濟管理;以縣(區)級平臺公司為實施主體的,確權到政府投融資主體,納入國有資產管理;產權歸屬貧困戶的資產不納入管理范圍。納入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的資料按照“一項目一檔案”進行歸檔組卷,歸檔范圍包括項目名稱、實施主體、實施地點、項目類別、管理運營機構、資產規模、建設內容等27項內容。截至目前,確權到村資產規模52.2億元,確權到鄉鎮資產規模46.28億元,確權到縣資產規模47.94億元。


注重調度研判,聚焦“如何管”


在市級建立專項工作指揮部和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的基礎上,按照“市統籌、縣匯總、鄉保管、村采集”的工作原則,西秀區、平壩區、普定縣等8個縣區參照市委市政府的做法,均成立了縣級扶貧項目資產管理領導小組,并從檔案局(館)、發改局、財政局、鄉村振興局等部門抽調骨干組建工作專班,通過健全完善市、縣、鄉、村4級網格化的扶貧項目資產檔案工作管理體制及信息互通機制,進一步規范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信息備案、登記變更、查閱使用、管理調度、資產處置和監督管理等制度體系,為實現扶貧資產動態精準管理夯實基礎。同時,按照管理權限,由市、縣兩級共同做好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的運營維護、動態調整、數據更新、分析研判、政策指導等工作,切實發揮好資產登記檔案庫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安順市西秀區本寨鄉成功創建全國美麗鄉村,帶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安順市文明辦提供).jpg

安順市西秀區本寨鄉成功創建全國美麗鄉村,帶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安順市文明辦提供)


在實際工作中,安順市嚴格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和摘帽不摘監管“四個不摘”要求,持續落細落實各項扶貧政策,不斷提升脫貧質量,堅決防止返貧,把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動態信息第一時間轉化為全市政策制定出臺的“導航儀”、攻堅克難的“牽引器”和改革創新的“強動力”。通過定期召開調度會或聯席會議等方式,分析研判扶貧項目后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聚焦“加速農業向高端化、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科技化、市場化邁進,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探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安順路徑’”的鄉村振興發展思路,依托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數據信息,安順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鄉村振興的長期發展規劃,包括實施“十百千”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將打造1個示范縣、6個示范鄉鎮、60個示范村;全面啟動“百村志書千村檔案”工程,大力推動村級檔案管理與村志編纂工作深度融合,全力做好“一村一檔”和村志編纂的組織和指導工作,把“百村志書千村檔案”工程作為安順市塑造鄉村文化品牌、推動鄉村旅游升級提升、助力鄉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服務中心工作中推動方志檔案事業實現轉型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深化農村改革,鞏固推廣“兵支書”“兩轉一包”“產業村長”等成功經驗。一系列鄉村振興“組合拳”舉措的積極探索和務實創新,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架好橋、鋪好路,持續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后勁。


小菌菇成就安順經開區大產業(《安順日報》提供).jpg

小菌菇成就安順經開區大產業(《安順日報》提供)


強化作用發揮,凸顯“用得好”


通過跟蹤掌握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數據信息,一方面,扶貧項目資產清查管理工作專班及時督促各縣區針對正常運營、產生收益的扶貧資產提出具體分配方案并主動進行公開,確保扶貧資產發揮帶貧減貧作用;針對未正常運營的扶貧資產,要求實施主體和管理單位提出資產的整改措施和處置建議,避免返貧現象產生。另一方面,針對全市絕對貧困解決后相對貧困仍然存在,脫貧發展的基礎還不牢,脫貧產業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支撐還不強等實際,明確由市檔案局(館)會同市鄉村振興局、市就業局共同負責做好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與扶貧云基礎數據庫數據信息的深度整合,采取“檔案云+數據庫”的“一云一庫”方式,進一步健全了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和防止返貧、控輟保學、住房安全、重特大病殘、飲水安全等動態監測幫扶機制,以“產業+就業”為工作思路,切實加大納入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的各類就業扶貧基地和就業扶貧車間創建力度,不斷拓寬建檔立卡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的就業渠道,讓困難勞動力在產業鏈條中實現就業增收,努力打造“就業創業一人、家庭富裕一戶、產業發展一片”的發展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納入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的就業扶貧基地共有30家,其中國家級就業扶貧基地12家;就業扶貧車間222家,共計吸納勞動力就業2055人。


安順市普定縣韭黃遠銷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安順日報》提供).jpg

安順市普定縣韭黃遠銷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安順日報》提供)


此外,安順市通過扶貧項目資產登記檔案庫信息盤清“家底”,找準“發力點”,補齊了政策制定缺乏數據支撐的短板。2021年以來,安順市圍繞“依托一產、壯大二產、催生三產,一二三產融合聯動,做大經濟總量,推動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發展思路,牢牢把握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和產業發展“六個轉變”,下足“繡花”功夫,對資產登記檔案庫儲備項目進行提質升級,以品牌創建、集中連片、整合抱團的方式,市縣鄉村“四位一體”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組建9個工作專班,構建政府推動、部門聯動、金融助動、企業主動、社會互動“五動”工作機制,推進蔬菜、茶葉等9大主導產業發展,全市糧經比優化調整為28∶72,涌現了關嶺“關嶺牛+板貴花椒”、紫云“紅芯紅薯+林下經濟”等“一縣一業”特色產業,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2021年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6.2億元,同比增長9.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7個百分點,增速排位全省第二位,第一產業增產71.21億元,同比增長7.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6個百分點,增速排位全省第一位,為全市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作者單位:貴州省安順市檔案館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