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區檔案館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精準把握檔案服務中心工作方向,按照全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及農村存量宅基地盤活利用工作現場會精神,狠抓三項舉措,積極主動融入全域整治中心工作主戰場,全力以赴為中心工作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一是重現場服務,挖立檔資源。在舊館、石淙的全域土地整治試點工作中,及時指導做好重要檔案資料歸檔收集工作,確保區、鎮領導重要講話視頻、土地復耕及生態修復資料、農戶新宅照片等有價值的檔案資料第一時間歸檔到位,前期指導收集照片500余張,重要會議音頻10余個,為系統做好全域土地整治檔案資料歸檔工作探索路徑方法,奠定良好基礎。
二是強對接服務,抓歸檔線索。根據全域土地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與區廣電中心、南潯時報等媒體聯系做好對接工作,抓住新聞媒體這條歸檔線索,努力做好各類會議照片及視頻資料的收集和備份保存,充實檔案資料,拓展全域土地整治相關檔案的歸檔渠道。
三是優指導服務,促檔案規范。區委辦副主任、區檔案局局長、區檔案館館長湯雪松親自帶班赴區生態建設指揮部對接工作,積極謀劃全域土地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相關檔案建設,強調業務指導和跟進并行,不斷優化和完善對土地全域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牽頭單位、各鎮(開發區),各行政村的檔案指導服務,確保“電話服務暢通,現場服務可約”。期間,派專人入駐全域土地整治與生態修復業務組全程提供指導,開展上門對接5次,電話指導20余次。檔案服務的提前介入,檔案的規范化程度也將不斷提高,為檔案的數字化轉換和移交進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