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壺鎮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檔案局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秉持“建真檔、真建檔”原則,對標“數字浙江”新階段新要求,以“智治”為基本導向,加快推進智慧檔案建設,為無紙化檔案快速查詢調閱、“最多跑一次”改革、數字化改革深化推進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實現了真實記錄鎮村發展歷史、服務鎮村基層社會治理的檔案初衷。
一是圍繞“一個架構”,搭建社會治理“顯微鏡”。始終把檔案工作列為深化基層治理的重要基石,按照“一館、三點、多元”,搭建起鎮政府為主陣地,鎮僑聯、龍背村、中村為示范點,27村為基層網格的框架結構,充分發揮歷史檔案這個 “顯微鏡”作用,讓各項工作開展始終做到“有據可查、有法可依”,推動基層治理從依靠經驗向依靠大數據轉變,確保基層治理工作的精準度、高效性。截止目前,全鎮收集各類歷年檔案2157卷,1453件,1818冊,其中:文書檔案433卷,1453件、科技檔案157卷,會計類檔案2083卷/件,專門檔案664卷,特種載體檔案有印章檔案192枚、照片檔案545張、實物檔案78個,行政村代管檔案406卷。
二是突出“一個互通”,打造社會治理“望遠鏡”。立足浙江最大僑鄉鎮的區域特色,依托海外服務中心、同鄉會,在海外設立矛盾調解聯絡站,借助互聯網及設備手段,以視頻面對面、協議直接簽等方式,架設海內外“長鏡頭”,確保海內海外檔案適時、及時、全時查詢,精準預判各種可能的危機點和風險點,并采取有效的應對之策,推動矛盾糾紛事項的化解,同步做好視頻及相關資料的收集存檔留底,切實做好為僑服務。
三是著眼“一個窗口”,架設社會治理“高速鏡”。堅持把檔案服務作為深化基層治理的主要依靠,在“一個架構、一個互通”基礎上,緊扣“數字浙江”要求,提速智慧檔案建設。數字化掃描檔案24828頁,共12.6GB,其中文書檔案2014-2020年10224頁,基建檔案582頁,專門檔案8985頁,特種載體檔案275頁,專題檔案4764頁,安裝分布式檔案管理系統,與縣檔案館建立健全高效聯動協同平臺,讓檔案數據實現共享,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好數字化“高速公路”,深化檔案大數據應用,推進“互聯網+社會治理”,用 “小服務”解決“大事情”,推動基層治理“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