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館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貫穿全年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堅持統籌部署,上下聯動,多措并舉,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凝心聚力、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發揮資源優勢,創新載體形式,強化為民服務,教育引導全館干部職工學史明理、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切實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點亮檔案品牌,賡續紅色血脈,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一是用好紅色檔案資源,服務全區黨史學習教育。發揮檔案服務中心大局工作的獨特功能,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和建黨百年慶祝活動做好檔案服務工作,用檔案講好黨的故事,見證黨的百年輝煌。今年以來,自治區檔案館開展了“崢嶸歲月百年路 八桂大地黨旗紅”檔案征集活動,建設“四史”檔案資料庫,承辦“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舉辦“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廣西建立組織96周年檔案圖片展,編輯出版《中國共產黨在廣西(1978-2012)》檔案文獻選編和《決戰南疆——廣西解放檔案史料圖集》,等等。檔案館高標準辦好有關展覽展示活動,提升展覽講解服務水平,在為本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學習平臺。今年以來,接待參觀紅色廣西——革命歷史檔案史料展、決戰南疆——紀念廣西解放70周年檔案文獻展等系列展覽174批次、4248人次;挖掘館藏資源編輯出版黨史資料8冊,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參考文獻。
二是牢記人民情懷,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自治區檔案館始終堅持檔案工作人民立場,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強化公仆意識、為民情懷,立足本職崗位為人民服務。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區直機關單位、深入群眾、深入社區、深入鄉村振興聯系村開展調研,研究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深入3個鄉村振興聯系村開展黨史專題宣講,為聯系村辦實事92件,籌集專項資金30多萬元,支持聯系村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今年以來累計接待查檔群眾1300多人次,查閱檔案約3.25萬卷次,為群眾解決了戶口辦理、工齡證明等一批急難愁盼問題。聯合實施“婚姻登記檔案資源共享”項目,將全區132個婚姻登記機關接入全區檔案信息資源共享范圍,解決群眾利用婚姻檔案“兩頭跑”問題。
三是拓展宣傳渠道,推動學習教育入腦入心。今年以來,自治區檔案館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和建黨百年主題,樹立“大宣傳”理念,立足檔案館、走出檔案館,拓寬視野,走向公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聯合7家單位制作“廣西黨史學習教育‘感黨恩 跟黨走’主題系列活動·黨史故事大家講”融媒體節目42集,在各媒體平臺總瀏覽量超過3000萬人次,成為全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教材,被列入廣西黨史學習教育“自選動作”之一;中宣部新聞局《新聞閱評》對節目進行了全面的點評和表揚;獲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黃偉京批示肯定。在廣西檔案雜志、廣西檔案信息網、廣西檔案資訊微信公眾號開辟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專欄、推出《永不褪色的旗幟》英雄故事欄目。6月9日國際檔案日、7月1日建黨日期間,在南寧悅薈廣場、華豐城、新民七星路口等戶外大屏和廣西IPTV、廣西視聽、廣西網絡廣播電視臺等平臺展播《我是蘭臺人》《從檔尋黨》等宣傳視頻,受眾人數超過300萬人,進一步加大檔案宣傳力度,提高檔案工作社會影響力。在《南國早報》以“檔案話百年”為主題推出專版,訂閱人數超過20萬。圍繞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制作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通過主題黨日、過“政治生日”、上學習強國平臺學習等方式,廣泛開展“紅色歌曲大家唱”“黨員心聲大家談”“黨史故事大家講”“黨史知識大家答”活動,營造了濃厚的黨史學習教育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