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chuàng)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wǎng)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史海鉤沉

從毛澤東關(guān)懷子女成長看家風建設(shè)

作者:劉振華 來源:《中國檔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0 分享到:

共產(chǎn)黨員的家風反映著共產(chǎn)黨的黨風。毛澤東是我們黨的第一代中央領(lǐng)導集體核心,同時也是一位感情極其豐富的慈父,格外關(guān)愛子女的成長。為人父母者,無不愛護自己的子女,期盼子女健康成長,毛澤東在子女的學習、工作、婚姻、日常生活等方面同樣傾注了父親的責任和心血。


“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


毛澤東一生博覽群書,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成長。他總是勉勵子女多讀書,并向他們推薦各種好書,要他們腳踏實地,好好學習,立志成才,將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與子女溝通交流中,毛澤東總是會提到讀書學習問題。毛澤東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他還常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延安時期,為了鼓勵毛岸英、毛岸青在蘇聯(lián)求學時多讀書,尤其是多讀中國的書,毛澤東先后兩次寄書給他們,并對他們的學習和發(fā)展方向提出要求。

1939年8月26日,毛澤東在給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講:“為你們及所有小同志,托林伯渠老同志買了一些書,寄給你們,不知收到否?來信告我。”可惜的是,這批書在郵路上遺失了。

1941年1月31日,毛澤東再次給毛岸英、毛岸青寫信:“你們長進了,很喜歡的。岸英文理通順,字也寫得不壞,有進取的志氣,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政治是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多習自然科學為宜,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總之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于你們自己及你們的直接環(huán)境,我不想來干涉你們,我的意見,只當作建議,由你們自己考慮決定。”毛澤東肯定了毛岸英取得的進步,沒有使用嚴厲的語句,而是作為一位寬容的父親與兒子交流,舐犢之情,溢于言表。這次毛澤東還隨信附有一張書單,挑選了21種60本書,既有哲學、經(jīng)濟、歷史書籍,又有古典文學和武俠小說。


1941年1月31日,毛澤東寫給毛岸英、毛岸青的信.jpg

1941年1月31日,毛澤東寫給毛岸英、毛岸青的信


1954年7月23日,毛澤東致信女兒李敏、李訥,建議她們讀《古詩選本》:“北戴河、秦皇島、山海關(guān)一帶是曹孟德(操)到過的地方。他不僅是政治家,也是詩人。他的碣石詩是有名的,媽媽那里有古詩選本,可請媽媽教你們讀。”信中毛澤東鼓勵女兒們多讀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隨時注意性情的陶冶和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對女兒們更深層次的愛。

李敏從小在蘇聯(lián)長大,對中國文化起初比較生疏。回國后,毛澤東要求她盡快掌握漢字,練習毛筆字,好好讀中國四大名著等經(jīng)典作品。李敏后來回憶說,為了培養(yǎng)她,父親下了一番功夫。1959年,李訥進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后,對于利用課余讀一些大部頭的歷史著作,感到有壓力。1959年12月30日,毛澤東在給李訥的信中講:“要讀淺近書,由淺入深,慢慢積累。大部頭書少讀一點,十年八年漸漸多讀,學問就一定可以搞通了。”

對于李訥在學習上取得的進步,毛澤東十分高興,并要求她要樹雄心壯志,團結(jié)同學,虛心向人學習。1963年1月15日,他鼓勵李訥:“大有起色,大有壯志雄心,大有自我批評,大有痛苦、傷心,都是極好的。你從此站立起來了。因此我極為念你,為你祝賀。讀淺,不急,合群,開朗,多與同學們交談,交心,學人之長,克己之短,大有可為。”


“哪里最艱苦就到哪里去”


對于子女的工作,毛澤東強調(diào)“哪里最艱苦就到哪里去”,要求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

1946年1月,毛岸英從蘇聯(lián)回到延安。在父子久別重逢的情形下,毛澤東首先考慮的是讓毛岸英到農(nóng)村去接受勞動鍛煉。臨行前,毛澤東叮囑毛岸英:“你在蘇聯(lián)大學畢業(yè)了,但學到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只是知識的一半,這是不完全的。你還需要上另一個大學,去學另一半知識。這個大學中國過去沒有,外國也沒有,它就叫勞動大學。”毛澤東還囑咐毛岸英:“你要老老實實地鍛煉,要和群眾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要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調(diào)查研究工作,通過實際的調(diào)查,了解中國農(nóng)村和中國農(nóng)民的情況,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遵照父親的囑托,毛岸英自帶一斗小米和一些菜種,背上行李,到陜北農(nóng)村吳家棗園去參加農(nóng)業(yè)勞動。毛岸英在農(nóng)村吃苦耐勞,工作干得很好,受到鄉(xiāng)親們的稱贊。不久,毛岸英到山西、山東等地參加土改工作。

在轉(zhuǎn)戰(zhàn)陜北的日子里,毛澤東還抽空給毛岸英寫了幾封信,指導他的工作、學習,關(guān)心他的成長。1947年10月8日,毛澤東在給毛岸英的信中深情地寫道:“一個人無論學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熱情,有恒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毛岸英一直珍藏著這封信,直到犧牲后才在他的遺物中被發(fā)現(xiàn)。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值此國家危難之時,毛岸英主動要求奔赴朝鮮戰(zhàn)場。毛澤東針對當時的不同意見說:“我毛澤東的兒子不去誰去,就這么定了,我毛澤東要帶這個頭。”后經(jīng)毛澤東親自向彭德懷求情,毛岸英得以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員赴朝參戰(zhàn)。1950年11月25日上午,3架美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大榆洞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值班室被吞沒在一片火海之中,正在值班的毛岸英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當夜,彭德懷將毛岸英犧牲的消息電告毛澤東。得知這一噩耗,周恩來和劉少奇深知這對毛澤東的打擊會很大,不愿在指揮戰(zhàn)役的緊張時刻去分他的心,加之當時毛澤東正在感冒中,便把電報暫時擱下,直到1951年1月2日美軍在第三次戰(zhàn)役中全線撤退,才將電報報送毛澤東。盡管極度悲傷,但毛澤東強壓著悲痛的心情,最終說道:“唉!戰(zhàn)爭嘛,總要有傷亡,沒有關(guān)系!”毛澤東逝世后,工作人員在清點遺物時,意外發(fā)現(xiàn)一個箱子里有幾件毛岸英的遺物:一件棉布襯衣、一頂藍色軍帽、一雙灰色紗襪。這幾件東西,毛澤東保存了26年,寄托了他對兒子深深的思念!


“既是終身大事,也關(guān)系著我們的革命事業(yè)”


對于子女們的戀愛和婚姻問題,毛澤東非常尊重子女意愿,他總是從革命事業(yè)出發(fā),要求他們尋找具有共同理想的伴侶。

1946年年初,毛岸英回到延安。在兒子戀愛問題上,毛澤東要求兒子要把愛情和婚姻建立在理想、品德、性格的了解上,同時要求兒子要注意自己的特殊身份,慎重從事。毛澤東提醒毛岸英:“婚姻對你來講,既是終身大事,也關(guān)系著我們的革命事業(yè)。誰叫你是毛澤東的兒子呢?一定要慎重,不能輕率從事。”

1948年8月,毛岸英、劉思齊一起到毛澤東的住處,向毛澤東征求意見。在得知劉思齊差幾個月滿18周歲的情況后,毛澤東表示同意他們交朋友,但不贊成他們立即結(jié)婚。毛岸英想不通:“歲數(shù)不到就結(jié)婚的人多著呢……”毛澤東發(fā)了脾氣:“我們的紀律你不遵守誰遵守?我再說一遍,思齊不滿18周歲就不許你們結(jié)婚!”幾個星期后,毛岸英、劉思齊想通了,決定推遲婚事。1949年9月,他們再次找毛澤東商議婚事,毛澤東欣然同意他們結(jié)婚,并說道:“你們倆的意思是婚事簡辦,我完全贊成,就是要改一下舊習慣嘛。”10月5日,他們的婚禮在中南海舉行,婚禮簡樸而又熱鬧。除了鮮花、對聯(lián)和賀詞外,木板床、被褥等幾乎都是舊的。婚禮結(jié)束時,毛澤東拿出隨身帶來的一件舊呢子大衣,滿懷慈愛地說:“我沒有別的東西送給你們,這件大衣,晚上可以當被子,白天岸英穿上可以防寒。”

對于次子毛岸青的婚事,毛澤東也十分關(guān)心。1951年,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深深的痛苦令毛岸青的病情出現(xiàn)了波動。對此,毛澤東更加掛念,多次去信詢問、安慰。1960年,在得知毛岸青身體有好轉(zhuǎn)后,毛澤東給毛岸青寫信:“聽說你的病體好了很多,我極為高興。仍要聽大夫同志和幫助你的其他同志們的意見,好生靜養(yǎng),以求痊愈。千萬不要性急。你的嫂嫂思齊和她的妹妹少華(注:即邵華)來看你,他們十分關(guān)心你的病情,你應好好接待他們。聽說你同少華通了許多信,是不是?你們是否有做朋友意思?少華是個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談一談。有信,交思齊、少華帶回。”正是在毛澤東的支持鼓勵下,1960年,毛岸青和邵華在大連結(jié)了婚。

對于女兒李敏、李訥的戀愛和婚姻問題,毛澤東同樣十分關(guān)心,主張大人們不要干涉,只要子女自己認為滿意就行。


“不能叫孩子打著我的招牌享受特殊待遇”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就嚴肅地指出,黨的高級干部子弟的教育不僅是家事,更是國事。毛澤東嚴格要求高級干部及其子女確立平民意識,帶頭遵守法律法規(guī)。

對于自己的子女,毛澤東從不允許他們打著他的旗號,以他的名義謀取私利。“要教育我的孩子和老百姓的孩子一樣。不能叫孩子打著我的招牌享受特殊待遇。”毛澤東要求子女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吃苦在前,犧牲在前,做一個普通的人。

李敏、李訥在育英小學寄宿讀書期間,每星期要回家過周末。到了周末,學校就把離校這一天的伙食費退給學生。李敏、李訥對帶回來的伙食費,從來不自己花掉,而是如數(shù)交給毛澤東,毛澤東再轉(zhuǎn)給生活管理員,并在管理科入賬,作為李敏、李訥周末在家里的伙食費。

當李敏、李訥進北京師大附中讀書時,毛澤東讓王鶴濱帶著她們?nèi)竺W校給了兩張學生注冊登記表,表中有一欄要填寫家長的姓名,王鶴濱自忖不能自作主張,便把表帶回中南海請示毛澤東。毛澤東對王鶴濱說:“你帶去的學生,就填你的名字嘛!”結(jié)果,在李敏、李訥的注冊登記表家長一欄中填寫了“王鶴濱”,她們與普通家庭的孩子一同學習、生活、成長。

平時生活中,毛澤東多次告誡她們“不要說你是毛澤東的女兒”,要“夾著尾巴做人”。對此,李敏、李訥牢記在心,慎獨踐行,慢慢領(lǐng)悟到毛澤東諄諄教誨的深刻道理所在。

毛澤東關(guān)懷子女成長,引領(lǐng)了良好的家風。在親情與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間,毛澤東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為全黨作出了表率,這對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lǐng)導干部弘揚和培育優(yōu)良家風有著重要現(xiàn)實意義。


作者單位:國家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