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史海鉤沉

70年前最美逆行者

作者:鄒宇 來源:《中國檔案》 發表時間:2021-01-16 分享到:

1610785520907886.png

天津市第一批抗美援朝醫療隊從天津站出發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中共中央號召全國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并組建志愿軍入朝作戰。天津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投身抗美援朝運動,踴躍報名參軍,捐款捐物。天津醫護界先后組建15支志愿醫療隊和防疫大隊奔赴朝鮮前線,救助傷員,為抗美援朝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此舉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贊揚,堪稱70年前的“最美逆行者”。在國家危亡之際,天津醫療隊的舍身忘我、救死扶傷精神值得后人學習。

志愿救護,開赴朝鮮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之后,天津各界人士迅速響應,廣大青年積極入伍,參加各種軍事干部學校,逾6000余人報名,其中有百余人后來在前線立功。百萬群眾開展捐款捐物、增產節約等愛國運動。登高英雄楊連弟赴朝搶修鐵路大橋,為國捐軀;天津曲藝界紅星相聲社捐獻“魯迅號”飛機、相聲名家“小蘑菇”常寶堃赴朝慰問,壯烈犧牲;仁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捐獻“仁立”號噴氣式飛機。其他行業也都捐款捐物用于購買坦克、汽車等戰略物資。全市人民同仇敵愾,以各種方式支援抗美援朝運動。

戰爭是殘酷的。朝鮮戰場炮火紛飛,自然條件也十分惡劣,部隊的后勤保障供給嚴重不足,入朝作戰的志愿軍戰士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加之志愿軍入朝以來雙方經過幾次正面交鋒之后,單純靠部隊配備的隨軍衛生員已無法滿足巨大的醫護需求,情況十分嚴峻。1950年11月6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向全國醫務工作者發出號召,為戰斗中的中朝軍民服務。為此,各地紛紛派出志愿醫療隊趕赴前線,救死扶傷。檔案記載顯示,天津成為全國最早派出醫療隊的地方。

當年,天津醫護界組織“抗美援朝救護委員會”,由著名內分泌學家朱憲彝擔任主任委員,外科專家萬福恩擔任副主任委員。委員會提出了“國家的安危就是我們個人的安危”的口號,號召大家團結起來,為抗美援朝貢獻出一份力量。消息既出,很快得到響應,約4000余人報名。委員會發動市醫務界進行捐款“千元行動”及捐獻“飛機大炮”的活動,累計收到款項20多億元(舊幣),除了部分用于一架“白求恩號”飛機的款數轉交給委員會以外,其余款項全部用于組織抗美援朝志愿醫療隊及相關活動的開支。


1610785594479606.png

天津市第一批抗美援朝醫療隊全體同志到達駐地時的合影


自該委員會1950年11月20日發出組建支援醫療隊的通知后,不到3天,便有將近400余醫務工作者報名參加。22日,組建起天津市抗美援朝支援醫療隊第一大隊,共80人。天津市各界人士于24日在中國大戲院為第一批支援醫療隊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儀式激動人心,醫療隊成員紛紛表示要堅決完成任務,不辱使命。為了支援醫療隊的工作,天津市還組建了抗美援朝醫療隊顧問團。顧問團中的成員朱憲彝、楊濟時、趙以成、方先之等,均是醫學界響當當的頂級專家。醫療隊于26日開赴朝鮮,萬福恩自愿擔任第一大隊隊長。隊伍中多為知名的醫學專家,如骨科專家陳林堂、胸外科專家張天惠、普外專家雷愛德等,累計20余位。第一大隊出征之時,時任天津市市長黃敬親自到車站歡送,稱贊這是一次“偉大的創舉”。《天津日報》稱贊其為“援朝先鋒,衛國英雄”。與此同時,社會上有311名醫生自愿組成醫療服務隊,主動地承擔起志愿醫療隊成員的原職工作,以便使他們更加安心地從事前線醫療服務。

艱苦作業,團結一致

出征前線的醫務人員每人配發一件美式皮猴兒(皮大衣)、一套棉衣褲、一雙高筒軍用皮靴,個人自帶被褥。醫療隊駐扎在黑龍江省的洮陽縣的后方醫院,醫院由一座廟宇和一排排房子組成。在數九寒天的東北,天氣異常寒冷,醫院的玻璃上結了厚厚的冰霜。病房里住著從前線退下來的傷員,基本是手術后的療養病人。醫務人員每日需要給他們清理傷口、換藥。有的傷員傷勢嚴重,傷口化膿,面色焦黃,痛苦萬分。據部分醫務人員回憶,換藥時他們都是小心翼翼,心繃得緊緊的。有的傷員在換藥時解開棉襖,棉襖里面爬滿了像芝麻粒一樣的白里透紅的虱子,醫務人員都會耐心地幫傷員清理,真誠而細致地為傷員們服務。

醫務人員除了救治傷員外,還承擔排解傷員思想負擔的工作。有的傷員受傷之后對于康復十分悲觀,醫務人員耐心地為他們緩解心理壓力。醫務人員經常教育傷員注意軍民團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不安心療養和浮躁、傲慢等情緒。醫務人員在平時還加強宣傳工作,宣揚好人好事,向傷員報道時事新聞。此外,文娛活動也十分豐富。天津市政府和當地政府組織了文藝聯歡演出,節目充滿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引導傷員樂觀積極向上。平時醫療隊員還給傷員們朗讀革命詩歌和文章,儼然成為一名“教員”。醫療隊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傷員能夠迅速康復、休養身體所需。醫療隊和傷員的關系十分融洽,彼此把對方當成一家人。

第一大隊在前線服務3個月后勝利返回天津。1951年2月13日,支援醫療隊第二大隊奉命出征,市各界代表約2000余人于12日舉行盛大集會歡送他們。第二大隊共66人,較第一大隊人數略減少了一些,仍然由萬福恩擔任隊長。隊員當中有一部分是第一大隊的成員,因為有第一次援助前線的經驗,不少人仍志愿沖鋒在前。時值1951年春節,天津市市長黃敬、副市長劉秀峰、周叔弢向志愿軍傷員發出新春祝福,稱贊他們是人民的功臣,人民應當給予他們最高的榮譽。3個月后,第三大隊出征。

1951年5月23日,時任天津市副市長許建國在歡送天津支援醫療隊第三大隊和中國紅十字會國際醫防服務第三大隊時講道:“你們的工作不僅是支援了朝鮮戰地救死扶傷的工作,而且鼓舞了天津醫務界更進一步的團結。”在醫療隊奔赴前線之前,天津制藥界及市民發起過兩次捐獻運動,捐助了大批的藥品和醫療器材,以供醫療隊之需。天津中藥行業?5?次捐獻藥材,并向第三、第四大隊的中醫組捐獻中藥。

1950年冬,由于野戰醫院隨軍前往前線,只得將部分傷員迅速轉往內地醫院療養。天津市人民政府接受了這個任務,遂命市衛生局在短時間內籌建臨時療養醫院。經過18天的艱苦奮戰,終于在武清縣汊沽港建起一座醫院。1951年夏,臨時醫院擴建成為能夠接治300人的志愿軍后方醫院,并從武清縣遷往唐山市豐南縣稻地鎮。直到1954年春,后方醫院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宣告解散??姑涝陂g,后方醫院配合前線志愿醫療隊積極對傷員進行康復治療,作出了重要貢獻。

支援醫療隊赴前線救治傷員,天津市醫藥及各行業也竭盡全力支援前線醫療隊,真正做到了內外團結。各行各業軍民團結協作,才是抗美援朝取得勝利的關鍵。

最美逆行,彪炳史冊

1950年11月20日—1951年5月,累計4000余人報名參加志愿醫療隊,先后組成3支醫療隊和12支防疫大隊奔赴前線。大量的醫學專家和醫學界知名人士都曾前往前線救治傷員。醫療隊員發揚不怕犧牲、吃苦耐勞的精神,夜以繼日地救治傷員,為傷員手術、換藥、清洗傷口,甚至為傷員獻血。此外,還幫助傷員洗衣、喂飯,排解思想上的負擔等。醫務人員完全忘我的工作,獲得了廣泛贊譽。周恩來總理在天津局級干會議上曾夸贊天津支援醫療隊有“三好”:醫療技術好,醫患關系好,內外團結好,堪稱全國模范醫療隊。

志愿醫療隊隊員們舍生忘死,冒著敵人的炮火趕赴前線,全心全意為傷員服務,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切,確為那個年代的“最美逆行者”。如今,全球都在面臨新冠肺炎病毒的侵襲,抗疫形勢十分嚴峻。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全國大批醫護人員組成援鄂和國際援助醫療隊,逆流而上,救死扶傷,負重前行,尤其值得人們尊重,同70年前的天津支援醫療隊成員一樣,是當代的“最美逆行者”。他們用鮮血、用脊梁撐起了共和國的天空,更號召起大批民眾眾志成城,共抗疫情,其人道主義善舉必將名垂竹帛,萬代傳頌。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