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順市在貴州省內率先提出了建立“一處一檔”文物檔案提升文物保護工作水平的創新舉措,通過在全市各文保單位和文保點中積極推行“一處一檔”文物檔案管理制度,為扎實做好文物保護、安全管理和開發利用等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依據。
安順市以創建“一處一檔”文物檔案為重要抓手,緊盯文物保護單位這個基礎和關鍵,通過采取切實可行的有力措施,督促指導轄區內各文物保護單位認真記錄歷史沿革、識別登記、存檔編目、維護管理、安全檢查等方面情況,重點是摸清館藏文物特別是可移動文物“家底”,補齊文物保護在安全規范管理上存在“短板”,精準掌握文物保存狀況和保護需求,確保文物保護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有章可循、有人負責,更加有力地推進文物保護單位完成“四有”工作(有保護范圍、有保護標志、有記錄檔案、有保管機構)的有序開展,確保到2020年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完成率達到50%以上,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文物工作新格局,推動文物保護單位加快建設成為培育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
在全面推廣“一處一檔”文物檔案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該市著重對文物檔案的編制進行了詳細規范,既從文物保護單位自身地理位置、自然與人文環境、機構沿革、館藏文物、價值評估、保護規劃、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等多項內容著手,也涵蓋了日常精細管理過程中的方方面面,督促各文物保護單位須在嚴格遵循科學記錄原則的基礎上,認真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以及檔案保管和利用工作。同時,針對“一處一檔”文物檔案創建工作涉及面廣、標準高、專業性強等特點,該市還明確要求各級檔案、史志部門要積極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檔案史志信息服務,檔案部門要加強對文物檔案的業務監督指導,確保文物檔案完整歸檔、規范整理、安全保管、有效利用,做細做實做好“一處一檔”文物檔案工作,為下步建立信息完備、功能完善的文物資源數據庫夯實基礎,力爭到2019年,初步構建起“互聯網+檔案”的安順文物保護新體系,以更加積極務實的舉措,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水平,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