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華(右)參觀《走進廣東四大名山——區廣安詩書畫印藝術檔案展》 劉宇韜 攝
在“國際檔案日”即將來臨之際,廣東省檔案局館隆重舉辦專場名人及珍貴檔案捐贈儀式,拉開系列宣傳活動序幕。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出席捐贈儀式,代表省檔案館現場接受捐贈,為捐贈者頒發證書,并參觀了《大漠壯士航天功臣 —— 中國導彈專家、衛星發射專家張其彬檔案圖片展》《走進廣東四大名山 ——區廣安詩書畫印藝術檔案展》《廣東省檔案館征集檔案史料展》等。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廣東電視臺、南方新聞網等主流媒體記者現場進行了采訪報道。捐贈者親屬、檔案館會員、高校學生、普通市民以及省檔案局館干部職工等200多人參加了活動。
本次捐贈活動,共有核導彈專家張其彬親屬、書畫家區廣安、政策研究專家關則文、僑批檔案民間收藏和保護人士李楷瀚等4位捐贈者,向省檔案館捐贈各類檔案共4700余件。這批珍貴檔案既有名人工作筆記、論文手稿、書畫作品、來往信函,以及軍服實物、各類證書、印存畫具,又有民間收藏的僑批檔案、清代契約和華僑信札,對豐富省檔案館的館藏資源、推進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其中1件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官契,將省檔案館館藏檔案的形成起始時間提前了50年,彌足珍貴。徐少華對捐贈者的義舉致以衷心感謝,要求省檔案館妥善做好捐贈檔案的保管、開發和利用,充分挖掘檔案的價值和作用。他同時表示,省檔案館擁有先進、完備的檔案保管條件和較強的檔案信息開發利用能力,希望更多的社會人士積極向省檔案館捐贈檔案資料。
“國際檔案日”期間,省檔案館還推出了全新的《廣東省檔案館征集檔案史料展》,集中展示2012年以來的征集工作成果。同時,舉辦了廣東省檔案專家委員會會議,圍繞當前廣東檔案事業發展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十三五”規劃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及政策措施等議題展開專家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