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檔案館建設,提升檔案管理水平,2014年8月,威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威海市東部濱海新城建設檔案館新館,并命名為“威海市檔案中心”。經多方論證,確定檔案中心將圍繞“藍色休閑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建設特點,以“大檔案、大文化、大開放,多功能、現代化、信息化”為理念,立足“三區分離”(檔案保管區、開放服務區、辦公技術區),打造“三個基地”(重要檔案集中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科研資源基地),建設“三個中心”(檔案信息利用服務中心、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政府信息查詢服務中心)。項目在建設上,將充分融入節能、環保、低碳的理念,同時兼具優美清雅的環境、足夠的植物配置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既與周圍建筑群相呼應,又有獨特的人文文化特色。
檔案中心業務建設將采取資源整合、綜合服務模式,以構建多元化的館藏體系、網絡化的信息傳輸體系和社會化的公共服務體系為目標,將全市各部門形成的重要檔案進行集中統一管理,設置統一的服務窗口,向全市人民開放,為全市人民服務。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檔案收藏、展覽教育、社會課堂、咨詢利用、學術交流、文化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窗口和人文文化服務場所,成為集記憶、思考、傳輸功能為一體的整個威海城市發展的“大腦”。
檔案中心建設項目確定后,市檔案局按照相關領導的要求,積極推進,首先就檔案的集中保管與服務走訪了市建委、人社局、民政局、規劃局、房管局、國土局等檔案比較多的部門,摸清檔案底數,取得他們的支持。隨后,檔案局又會同市建委、規劃、東部新城等部門單位對檔案中心建設進行了多次論證和研究,做出了初步的建設方案:威海市檔案中心建設工程在威海市東部新城公共服務中心區內(現泊于鎮屯侯家村處),計劃凈占地27畝,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包括收藏保管功能區、查檔服務功能區、宣傳教育功能區、業務技術功能區、行政辦公功能區和輔助功能區。1月6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述濤到檔案館調研時提出要加速、加快檔案中心建設的要求。王學文秘書長也提出采取一次設計分期實施的方法加快進度的要求。為此,市檔案局與東部新城建設指揮部和規劃等相關部門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先建設一期工程,規劃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服務大廳、展覽區、教育活動區、辦公區和部分庫房等),地下車庫面積0.5萬平方米(包括部分輔助設施等)。目前,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正在做設計招標工作,3月26日設計方案開標,3月底將確定設計方案,爭取盡早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