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威海市環翠區檔案館秉承轉變服務理念,不斷探索檔案收藏利用新機制,夯實基礎,創新方法,抓住重點,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民生需求提供了有效服務。
一是夯實基礎、拓展館藏。檔案是挖掘檔案價值的基礎,沒有豐富的檔案資源,挖掘檔案價值就失去了對象。為了實現應收盡收、應歸盡歸,環翠區檔案館拓展檔案資源建設空間,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非遺傳承人合作,借助社會資源拓展檔案空間。同時,收集全區不同時期的文件、圖片、資料、生活物品、書籍、樂器等各類實物,用質樸自然的展陳形式,生動反映歷史。征集到齊魯時代楷模殷樹山、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干警戚恩雨、全國三八紅旗手王愛花等多位英模檔案千余件;各類家譜、村志、史料檔案近百件,實現了檔案征集社會化。
二是創新方法、挖掘價值。挖掘檔案價值必須創新方法。近年來,環翠區檔案館在挖掘檔案價值方面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如擴大開放檔案范圍、舉辦檔案展覽、編纂出版編研材料等。充分利用各類重大節日和社會熱點,先后舉辦了特色館藏剪紙作品展、“歷史的記憶”威海老照片展覽、城鄉記憶工程成果展、家庭檔案巡回展、齊魯時代楷模“殷樹山”展等,推動檔案意識深入人心。同時,在檔案服務的內容上,逐步實現由個別查找向系統整理提升、簡單匯總向專題研究提升、單向咨詢向系統追蹤服務提升等。
三是抓住重點、服務大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新中國檔案事業迅速發展的重要經驗。當前,“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在全黨范圍內開展,這也是挖掘檔案價值需要著力的重點。環翠區檔案館立足自身優勢,收集整理各類紅色檔案資源,通過增強主題教育的“檔案味”,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傳遞紅色力量,以檔案再現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服務廣大人民,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