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檔案局召開家庭建檔現場會暨培訓會,全市家庭建檔工作業務骨干、市直機關檔案員代表、市直機關婦工委領導及代表、全市家庭建檔示范戶代表共60余人參加了會議。
自2013年起,杭州市檔案局全面啟動家庭建檔三年行動計劃,經歷了籌備試點、重點實施、普及推廣,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5萬余戶家庭建立了檔案。這些家庭檔案,既是家庭的寶貴財富,也是國家檔案資源的一種補充,透過這些檔案,可以追尋記憶、感受變化、見證歷史,也可以保障權益、助力生活、提升品位。杭州市局從普通市民手中精心收集了一批珍貴的家庭檔案素材,整理編選成了家庭檔案圖文集《那些年——家庭建檔圖文集》,并在現場會上進行了首發。為期三年的家庭建檔活動,提高了杭州市民的家庭檔案意識,提升了檔案部門的社會影響力,受到了社會普遍歡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現場會上,家庭建檔示范單位作了經驗交流,家庭建檔示范戶作了典型發言。浙江大學教授何嘉蓀從檔案學專業角度對杭州市家庭建檔工作進行了點評,并就持續開展家庭建檔、深入挖掘家庭“寶藏”進行專題培訓。
郎健華局長充分肯定了全市檔案部門、各家庭建檔示范戶開展的家庭建檔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家庭檔案作為家庭生活、家教家風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記錄,是串起中國夢的時代記憶。各級檔案部門要從傳承社會文明、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民生的高度,認識新形勢下推進家庭建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做到“六重”,即重在宣傳引導、重在幫助指導、重在因戶制宜、重在典型示范、重在工作結合、重在整合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