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寧市檔案局(史志辦)在研究討論2017年全市檔案史志工作時提出,2017年要按照市十四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以《海寧市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海寧市2016—2020年史志工作實施意見》為引領,以“五檔共建”為抓手,積極實施“六項工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竿市作出貢獻。具體要突出七個“強化”。
一是強化檔案行政監管。推進檔案違法違紀行為通報與查處機制建設,建立“雙隨機”抽查監管機制開展巡查和專項執法檢查。做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潮博會”“城際鐵路”“世界互聯網大會”“浙大國際校區”等“三重一特”檔案管理工作。加強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建檔指導和成果檢查及美麗鄉村創建、千村檔案、村級換屆選舉檔案管理工作。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鎮(街道)、村(社區)檔案室規范化建設和省級、嘉興市級數字檔案室創建。
二是強化公共服務能力。推進民生檔案資源建設。加強檔案文化建設,完成國家級重點檔案保護開發項目——《抗戰護國賢豪傳》和浙江省館藏檔案精品介紹——吳其昌檔案。做好檔案開放鑒定保護工作,完成《海寧州志稿》和契約檔案保護項目。深化檔案服務能力建設,推進民生檔案遠程利用和檔案共建共享平臺利用。爭創嘉興市級愛教基地和“浙江省規范化檔案館”。推進綜合檔案館建設。
三是強化智慧檔案建設。完善數字檔案館系統建設,為創建國家示范化數字檔案館打實基礎。完成海寧檔案史志網站整體遷移工作。開展新增電子文件接收,參與省政務服務網數據歸集工作。規范全市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升檔案區域一體化管理水平。貫徹落實《關于著力補齊短板加快推進我省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意見》,強化安全風險治理。
四是強化黨史征編研究。推進改革開放時期黨史專題的征編工作,完成改革開放時期黨史專題第二輯的編輯出版。深入挖掘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史資料,加大對重要黨史人物資料的征集力度,著重做好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史資料征集工作。抓好文獻編輯工作,年內完成《中共海寧市(縣)委文件選編(1984.3-1990.4)》的整理工作。
五是強化志鑒編纂工作。加快《海寧市志(1991—2010)》編纂進度,全面梳理、分析專家復審意見,年內通過終審。加強鎮志、專業志的指導和審稿,制定出臺《海寧市地方志書審查驗收和出版管理辦法》。精心做好2017版《海寧年鑒》編纂工作,爭取11月公開出版。開展舊志點校和文獻整理工作,與中國絲綢博物館合作編纂出版《云龍村蠶桑志》,整理出版《海昌備志》。
六是強化檔案史志宣教工作。開展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0周年、建軍90周年、《檔案法》頒布30周年等重大紀念活動和第六屆檔案館日系列宣傳活動,建成全市首個家庭檔案館并開館。繼續推進史志大眾化,做好史志學會換屆工作,辦好史志學堂,指導做好個人史志工作室的管理和拓展。強化檔案史志宣傳陣地建設,加強地方史志課題研究,探索利用新媒體宣傳檔案史志。
七是強化檔案史志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不斷提高理論素養、黨性修養。重視機關文化建設,開展“五事干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強化檔案史志的服務職能。加強干部常態管理,實施干部職工“日志式”管理考核評價工作制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爭當“為民、務實、清廉”的好干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業務精干、作風優良的檔案史志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