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華書局、浙江大學、龍泉市檔案館在京聯合舉辦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龍泉司法檔案選編》第四、五輯出版座談會,省委副秘書長、省檔案局局長、省檔案館館長劉蕓,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盛世豪、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中國出版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陳永剛,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監管處副處長孟慶麟等出席座談會并致辭。
座談會上,龍泉市檔案館、浙江大學整理團隊、中華書局分別介紹了檔案收藏、整理、出版情況。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暢談這一檔案文獻整理的重大學術成果,大家認為龍泉司法檔案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珍貴檔案史料,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還對進一步推動龍泉司法檔案的數據庫建設及相關研究工作提出了寶貴意見與建議。
龍泉司法檔案共計17411卷宗,88萬余頁,時間上自咸豐元年(1851),下至1949年,橫跨近百年歷史,記錄的訴訟案件超過2萬宗,是目前所知民國時期保存最完整、數量最大的地方司法檔案。內容包括制度、程序、法理、實踐等各方面的過渡和銜接,法律與社會變遷之關系,以及近代浙南地方經濟民生、政治軍事、宗族組織、婚姻形態、社會問題等各個方面,是兼具完整性、基層性、原始性的珍貴檔案史料。
2019年9月,隨著第四、五輯的出版,標志著由浙江大學地方歷史文書編纂與研究中心、龍泉市檔案館整理編選的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龍泉司法檔案選編》,在歷時12年艱苦整理后已全部出版。這對于國內外學者研究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法律乃至社會、人文、民間風俗具有重大意義,也將帶動以龍泉司法檔案為核心的法制史、社會史、區域史以及文書文獻學的研究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