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國家檔案局主辦的“世界記憶項目與檔案事業發展”主題研討會在蘇州召開。國家檔案局局長李明華,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曲福田出席活動并致辭。
蘇州是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重要風景旅游城市,歷來高度重視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目前9座古典園林和大運河蘇州段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昆曲等6個項目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年,近現代中國蘇州絲綢樣本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又為蘇州市文化事業和檔案文獻事業持續發展增添了濃重的一筆。曲福田在致辭中表示,蘇州將認真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進一步加強對文獻遺產的搶救、整理和利用,為人類記憶的保護和人類文明的傳承作出更為積極的貢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國際咨詢委員會副主席洛塔爾·喬丹、帕帕·摩瑪·迪奧普等國內外檔案文獻領域著名專家和蘇州絲綢界專家參會,圍繞“世界記憶項目與檔案事業發展”主題進行研討,與會代表對蘇州絲綢檔案保護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蘇州素有“絲綢之府”的美譽。2012年6月,蘇州市政府出臺《蘇州市絲綢產業振興發展規劃》,部署實施“振興絲綢計劃”戰略,助推蘇州絲綢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蘇州地區除了絲綢產品門類眾多、品種齊全之外,還擁有世界上最多、最為集中的與絲綢相關的歷史遺存遺址、街巷橋梁、碑刻拓片、蠶桑絲綢織繡文化景點,以及珍貴的絲綢檔案。國內僅存的清代織造署舊址,國內建立最早的絲綢博物館等都在蘇州。特別是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館藏的“近現代中國蘇州絲綢檔案”,時間跨度達100多年,總數30余萬件,包含絲綢14大類品種,數十萬花色花樣的絲綢檔案,反映了晚清以來中國絲綢品種的演變概貌,折射出近現代中國絲綢文化與政治經濟、百姓生活、時代審美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具有極其珍貴的歷史人文價值。
2015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絲綢檔案館落戶蘇州。今年5月19日,第七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地區委員會大會將中國絲綢檔案館申報的“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納入《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這對傳承和弘揚中國絲綢歷史文化,進一步擴大蘇州絲綢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蘇州絲綢和絲綢檔案走向世界,國家檔案局在蘇州舉辦了這次國際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