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鎮江市檔案館征集到清嘉慶庚申年(1800)刻本《張素存先生選稿》(上、下冊)和光緒己卯年(1879)刻本《簪元文社課藝》(四冊),再次刷新了館藏檔案的形成時間,并改善了館藏結構。
張素存,名玉書,號潤甫,江蘇丹徒(今江蘇鎮江)人。自幼刻苦讀書,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子監司業、侍講學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張素存先生選稿》收集了其二論、學庸、二孟三個部分的議論性文章,被后人稱道:“觀樂以外議論文章不見于史記,而子游氏文學之傳見于論語者寥寥數言,豈高文大篇炳炳烺烺,衣被海內而他年稱舉為濟之應德者必于素存先生為稱首。”
《簪元文社課藝》共四冊,署檢分別是張佩綸和汪鳴鑾,二人俱是清末名流,其中張佩綸更是因為是李鴻章的女婿、近代著名女作家張愛玲的祖父為后人津津樂道。該書收錄了當時江蘇丹徒(今江蘇鎮江)士子關于時政的策論,其中丁立鈞《子曰文莫》一文相當精彩。丁立鈞,字叔衡,號恒齋,鎮江人。光緒六年(1880)進士,歷官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山東沂州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