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江蘇

南京市檔案館“慶祝南京解放70周年”系列活動紀實

作者:王宇 王偉 梅正亮 來源:南京市檔案館 發表時間:2019-05-17 分享到: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和南京解放70周年。為發揚紅色傳統,激發人民群眾愛國熱情,3月16日—4月23日,南京市檔案館聯合市委網信辦、市委黨史辦、浦口區委、浦口區人民政府、南京日報社等多家單位,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牽頭組織開展“慶祝南京解放70周年·尋訪南京解放紀念地”暨“尋跡百萬雄師過大江——長江沿線8市黨報全媒體行動”南京站活動,一起追尋紅色足跡,尋訪解放南京的戰斗舊址,共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彰顯檔案中的紅色文化價值。

?

抓住紅色資源 主動因勢而謀 構建主題宣傳體系

?

作為發起單位和主辦單位,自去年下半年起,南京市檔案館全面展開活動策劃和組織工作。活動迅速得到南京市委網信辦、南京市委黨史辦、南京報業傳媒集團等多家單位的密切關注和積極響應,共同加入組織陣營,整體構建重大主題活動內容體系,成功打造紅色文化活動品牌。

抓住重要節點,主動謀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南京解放70周年是今年南京市檔案宣傳教育的重點任務之一。為了從檔案工作的視角講好紅色故事,創新方式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精神價值,全方位宣傳紅色文化資源,提升生命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南京市檔案館打破陳規,統籌謀劃。梳理檔案史料中渡江戰役和南京解放所涉及的標志性地點、事件和相關人物,一一納入尋訪活動和全媒體行動中,點線面串聯,還原當年解放軍百萬雄師突破天險強渡長江的檔案記錄。按照活動發布的“尋訪南京解放紀念地線路”和“尋跡百萬雄師過大江·長江沿線8市黨報全媒體行動線路圖”,50名“尋訪小記者”聯合當年渡江戰役涉及的長江中下游南京、九江、銅陵、蕪湖、滁州、常州、鎮江、江陰等城市的黨報記者,共同組成尋訪團,在一個月時間內深入采寫渡江故事,逐步推進活動輻射影響力。

全面梳理檔案資源,豐富素材。檔案是歷史最好的見證者與無聲的講述者。在此次系列活動中,南京市檔案館以豐富的歷史館藏為依托,深入挖掘檔案資源的獨特價值;同時,進一步征集與主題相關的檔案資料,做好各類相關人物的口述檔案采集,將70年前的崢嶸歲月以豐富的檔案素材重現,充分發揮檔案記錄歷史、服務當代、昭示未來的重要作用。93歲的李劍鋒將軍就是口述檔案的采集對象之一。李將軍戎馬一生,曾于1949年南京解放時參與渡江戰役,部隊駐扎南京期間,手寫記錄數萬字的“渡江日記”。活動籌備時,李將軍多次與南京市檔案館工作人員交流,后雖因身體原因未能親臨活動現場,但以李將軍口述檔案為基礎制作的《吹響渡江號角,93歲高齡老將軍視頻送祝福》短片,在現場播出后迅速掀起網絡點擊熱潮。

搭建合作平臺,優勢互補。系列活動的組織策劃前后共涉及近三十家主承辦單位、支持單位及媒體單位,覆蓋了宣傳、黨史、文博、旅游、工業企業、全媒體等各種部門,在各自領域均具有獨特資源,專業優勢明顯。南京市檔案館作為牽頭單位,建立融合社會資源的平臺,更好地凸顯檔案工作影響力和參與力。其中,借助黨史部門的研究優勢,南京市檔案館聯合中共南京市委黨史辦,對珍貴史料進行重新整理和勘誤注釋后,于4月20日首發新書《南京調查資料校注》。這是研究南京解放前夕南京城市面貌最完整、最系統、最翔實的城市調查資料,全書分為上下兩冊,共計144萬字,將成為中共南京歷史資料叢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

弘揚紅色文化 搭建紅色舞臺 助力全市宣傳熱點

?

此次系列活動是南京市檔案館圍繞重大宣傳主題,全方位服務中心工作的一次成功嘗試。在全市上下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南京解放70周年的熱潮下,南京市檔案館應勢而動,創新重大主題宣傳策劃,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多元呈現活動主旨。

緊緊圍繞紅色主題,內容層層推進。系列活動主體部分以“勝利之光燭照未來”為主題,分為三場線下活動,通過追尋紅色足跡、尋訪戰斗舊址、誦讀檔案原文、回憶戰斗歷程,讓檔案史料走出檔案館,與70年前南京解放時的激烈斗爭實地呼應,呈現紅色檔案文化元素。3月16日的啟動儀式以“吹響渡江號角”為主線,走進渡江戰役前奏戰役——“三浦戰役”主戰場鳳凰山,渡江戰役老戰士、檔案專家、軍事學者親述歷史,“穿越70年·讀檔讀報”重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紅色經典和檔案史料,并現場啟動紀念地尋訪和全媒體行動,濃墨重彩地拉開了系列活動的序幕。4月13日的第二場活動聚焦“傳承紅色基因 引領創新發展”,走進地下黨領導成功護廠的浦鎮車輛廠現址——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從“不忘初心”“紅色傳承”“創新發展”三個層次切入,用話劇和口述等形式回顧紅色歷史,見證現代工業百年發展之路,激勵開拓奮斗之情。4月20日主題尋訪走進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即南京總統府),通過讀檔讀報和觀看展覽,深入感受檔案中“紅旗插上總統府”的振奮時刻,邀請現場觀眾和游客參與其中,用紅旗、歌聲、寄語為新中國70華誕獻上真摯的祝福!

打造紅色產品矩陣,凸顯品牌價值。根據系列活動的主線推進,南京市檔案館同步推出一系列紅色檔案文化產品,包括多個組成單元: “紅旗插上總統府”文物史料展和“三浦戰役”圖片展等兩場檔案展陳、一套《南京調查資料校注》新書、“渡江戰役”和“三浦戰役”介紹等數個檔案視頻、“毛慶——誦讀經典《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和“大林——誦讀經典《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系列經典誦讀。其中,“紅旗插上總統府”文物史料展特別選取南京總統府作為展出地,以珍貴的歷史檔案和圖片再現了人民解放軍飲馬長江、解放南京的壯麗場景,揭示了南京人民在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下開展的英勇斗爭,也展現了南京解放后,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南京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完成軍事接管,建立各級人民政權,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發展經濟的光輝歷程,正式開展后迅速贏得了觀眾和游客們的熱烈反響。

融入紅色創意元素,營造愛國氛圍。在系列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注重各環節設計的感人細節,深化紅色內涵,傳遞紅色精神。啟動儀式使用了一段激昂嘹亮的《烽火連天》小號演奏作為開場,引入第一篇章“重返1949,再憶崢嶸歲月”,這是江蘇省小號學會專門設計排演的環節,瞬間將70年前硝煙彌漫的戰場氛圍帶入到了活動現場。在第二場尋訪中增加了話劇《王荷波》的展演環節,這場演出由浦鎮公司員工自編自導自演,再現了中國工人運動先驅王荷波的生平事跡,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的“穿越時空的對話”。最為特別的是為活動設立并在活動中揭幕的“三浦戰役暨解放江浦主戰場舊址”雕塑,雕塑造型為亞字形結構,三面旗幟體現了革命先烈的先鋒模范作用,紀念標識為浦口的“浦”字的船帆形象演變設計,體現解放軍千帆競渡、跨越長江的畫面,為今后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再次增添了一處紀念標志。

?

傳承紅色基因 創新媒體融合 激發愛國熱情

?

為提升活動效果,帶動話題熱度,系列活動以在寧省市級媒體及新媒體平臺作為宣傳核心,并迅速得到全國各級各類媒體平臺的踴躍傳播,向全國人民全方位展示尋訪活動細節和南京解放70年來發展巨變,整體形成多維立體傳播格局。截至4月23日24時,全網共有相關信息約6000條,網絡點擊總數近千萬。

以系列活動切入,在寧媒體帶動,構建媒體傳播網絡。系列活動在“三浦戰役”主戰場舊址南京浦口區鳳凰山公園舉行啟動儀式后,南京市檔案館順勢而為,通過南京日報、新華日報等在寧省市級媒體引導帶動,沿江8市黨報全媒體大力助推,吸引了新華社、學習強國、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多家媒體踴躍轉載,層層遞進拉長宣傳戰線,逐步將話題影響輻射至全國,整體構建“以點帶線由線及面”的全媒體傳播網絡,在各階段引發多次輿論熱潮。

以重大主題為核心,策劃新聞產品,多措提升宣傳影響。與《南京日報》等主流媒體及新媒體平臺合作,自活動策劃起,同步推出系列報道、專題采訪、公益宣傳,以及快閃視頻、圖文直播、H5微網頁、專題網頁等內容,豐富傳播方式的同時瞄準活動核心,緊抓“尋跡”主題,進一步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其中,為尋訪活動打造的“勝利之光燭照未來”直播平臺,一線還原尋訪全程和活動現場,帶領受眾體味歷史、傳承革命精神,更加深切感悟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以傳播覆蓋面為目標,力求精準投入,激發受眾愛國情懷。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中,策劃邀請了渡江戰役老戰士、現役官兵、名人名家、大學生、長江沿線8市黨報全媒體記者、小記者、網友和市民代表等各界人士參與,拉動傳播效果,增強受眾黏度,在宣傳精準度和覆蓋面上下功夫。階段性熱度產品3分鐘快閃視頻《童聲嘹亮 歌唱祖國》,通過孩童們稚嫩純凈的歌聲表達最真摯的愛國情感,為硝煙散去后的祖國獻上最深情的告白和祝福,在傳播初期便獲得新華社、學習強國等各級媒體和信息平臺的廣泛轉載傳播,進一步彰顯了紅色文化代代傳承的價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