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江蘇省檔案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始終牢記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根本宗旨,勇于擔當“為黨護旗、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重要使命,聚焦中心,服務大局,主動作為,聯合多方力量,精心打造出一系列檔案精神產品,傳播紅色文化、講好江蘇故事,傾力服務全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攝制反映“時代楷模”趙亞夫先進事跡的電影《趙亞夫》
“亞身甘做三農友,報國堪稱一丈夫。”“時代楷模”趙亞夫50多年來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致富百姓作為畢生的追求,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辦幸福事,帶領數十萬老區農民實現了“小康夢”。習近平總書記對此給予高度評價,江蘇省委也作出了全省黨員干部向趙亞夫學習的決定。
江蘇省檔案館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決定要求,開展了趙亞夫同志檔案的征集和建檔工作,并牽頭電影《趙亞夫》的攝制。在有關部門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電影《趙亞夫》順利攝制完成。
該影片圍繞趙亞夫同志半個世紀的堅守,通過他情系農民的真實故事鋪陳敘事,以清新自然的風格塑造了一個捧著一顆忠心、一顆赤膽,拋棄繁華與優越,一路風塵,與農民同甘共苦、艱難前行的有血有肉的豐滿人物,把趙亞夫這樣一個大地之子的形象塑造得生動感人、可親可敬。
影片還以鎮江戴莊農民的群像,描繪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村的歷史變遷,以及農民實現脫貧求富夢想的時代軌跡,是一部歌頌優秀共產黨員、弘揚時代精神的主旋律電影力作。
編撰《初心永恒——江蘇四種革命精神簡明讀本》
孕育于江蘇大地的周恩來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軍鐵軍精神、淮海戰役精神四種革命精神,是江蘇眾多紅色文化遺產資源的突出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涵養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和為民情懷的寶貴財富。
2018年以來,江蘇省檔案館聯合省委黨史工辦,將這四種革命精神進行了系統梳理和提煉,在吸收借鑒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對江蘇四種革命精神內涵的研究,用豐富的紅色檔案和詳實的黨史資料,采取歷史與現實結合的方式,注重用紅色故事和紅色檔案,圖文并茂地全面展示江蘇四種革命精神的深刻意蘊和永恒價值。
該書一經問世,就受到廣泛好評,被譽為是廣大讀者感受、領悟不同革命時期共產黨人堅持與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使命的生動教材。
建設黨性教育主題教室
2018年以來,省檔案館聯合中央檔案館、省委黨校,利用珍貴紅色檔案創建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的“黨性教育主題教室”,打造洗滌心智、震撼心靈、觸及靈魂的黨性淬煉環境,經過三方人員一年多的通力合作、密切協作、辛勤工作,于今年6月在江蘇省委黨校正式啟用。
“黨性教育主題教室”充分運用珍貴的黨史資料、圖片文獻、聲像視頻等紅色檔案資源,集中展示了黨的歷史上先進典型的崇高風范和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黨性追求,為學員提供了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多維度與多視角補充疊加的學習空間,為江蘇黨員干部搭建起黨性鍛煉和作風錘煉的重要平臺,幫助大家從紅色檔案中領悟黨的偉大,在檔案文獻的世界里驅散迷霧、清晰方向,明辨是非、澄清謬誤,不忘初心、自信前行。
黨性教育主題教室一經啟用,就引起各界高度關注,眾多主流媒體作了廣泛深入的報道,已有20多家省級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1600多名黨員干部前往參觀,黨性教育主題教室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正向激勵作用,已成為全省主題教育活動和黨員干部黨性錘煉的重要課堂。
編纂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人民支前檔案選編叢書
70年前,被稱為新中國成立前夕改變歷史進程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主戰場都在江蘇。這兩大戰役,千萬支前民工和億萬解放區人民群眾,堅定地站在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身后,用血肉之軀開辟了第二戰場、另一個前線。
為紀念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江蘇省檔案館從2018年開始,聯合南京、徐州、揚州、泰州等地檔案館及淮海戰役紀念館,共同將館藏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支前檔案進行開發利用,合作編纂出版了兩套4冊《人民必勝》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支前檔案匯編叢書(影印本)。2019年4月22日,五館聯動公布了684件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支前檔案。
翻看這套裝幀精美的叢書,昔日老百姓以空前的熱忱和偉大的犧牲精神奮力支前的檔案史實真實展現,將喚起廣大黨員干部對人民群眾全力支援革命、無私奉獻革命的真切回憶,從而幫助黨員干部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與廣大人民群眾保持水乳交融、憂患與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聯系。這套叢書真實地記錄了70年前規模空前的支前工作,也已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
打造“紅色豐碑”尋訪影視劇英雄原型全媒體行動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江蘇大地誕生了大量人們耳熟能詳的英雄題材影視作品,其中的主要角色大多有生活原型。為銘記英雄、紀念英雄,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展開后,省檔案館聯合省委黨史工辦、揚子晚報,開展“紅色豐碑”尋訪影視劇英雄原型全媒體行動,找尋英雄原型檔案,邀請英雄的親友、見證者、傳承人、塑造英雄形象的文藝工作者講述英雄原型故事。以新聞報道及系列微紀錄片、H5、“揚眼”客戶端、微博、微信動畫、九宮格等融媒體產品,展現英雄的初心與精神,為全省人民傳承紅色基因,提供不竭的精神滋養。
此次活動將持續到今年10月,第一批《柳堡的故事》《王杰》《沙家浜》《楊根思》已推出上線,在社會產生很大反響,全網點擊量超過3000萬。目前,該項活動還在持續進行中。
一件件彌足珍貴的紅色檔案,鐫刻著共產黨人的思想境界、人格魅力、意志品質、價值取向和崇高形象,以及他們對國與家、利與義、苦與樂、榮與辱、生與死的抉擇。一個個以傳承紅色基因、傳播革命故事為主線的檔案開發精神產品,也已成為一道道亮麗的紅色風景線,不斷助力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