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常州市檔案館召開“教育對口支援檔案記憶座談會”,開展教育援疆檔案征集、捐贈活動。常州市第九批援疆教師張作勇、顏小虎、沈業華、姚振平、江華,市發改委經合處處長劉海軍,市教育局人事處副處長張小亞出席會議,市檔案館副館長張步東主持會議,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而有創新意義的教師節。
大家首先參觀了檔案庫房和檔案利用查閱窗口,近距離了解檔案和檔案工作。之后的交流中,張步東介紹了市檔案館對口支援檔案專庫建設情況,展示了市檔案館對口支援檔案征集的豐碩成果。劉海軍和張小亞詳細介紹了常州市對口支援工作的開展情況,特別是教育對口支援,為新疆提供了優秀的教師人才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從2010年到現在,共有110名來自常州的援疆老師背起行囊,帶著堅毅與柔情,為天山腳下的孩子們開啟了知識的大門。
全體與會援疆教師回憶了在新疆烏恰縣與當地師生共同生活的難忘經歷。新疆有遼闊的穹頂,綿延的山群,廣貌的沃土,但都不及那里有天真漂亮的孩子。援疆教師們用“甘心奉獻”,讓每個孩子都能沐浴在知識的陽光下,像“春風化雨”讓無花果之鄉結出最美的果實。與會教師還就援教檔案的收集和捐贈工作,開展了充分深入的交流探討,一致表示,檔案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礎性工作,做好教育對口支援檔案工作十分重要,將會全力配合,盡可能提供相關資料。
會上,第九批對口支援新疆烏恰實驗中學教師顏小虎現場捐贈了50余件珍貴個人援教檔案,包括:與少數民族師生一起過新年的照片、報道顏小虎援教先進事跡的《常州晚報》等。第九批對口支援新疆烏恰實驗中學教師姚振平現場捐贈了近二十件珍貴個人援教檔案,包括:烏恰電視臺報道常州援教工作的視頻、援教工作照片等。張步東向兩位老師頒發了捐贈證書。
為系統收集和科學管理好常州市對口支援工作的珍貴檔案史料,保存好、傳承好常州援建工作歷史進程和輝煌成就,2017年,常州市檔案館著手建立“對口支援工作檔案史料專庫”。此次教育對口支援檔案首次征集進館,使得常州市教育援疆工作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過程得以在檔案中永久保存,進一步充實了市檔案館對口支援檔案專庫資源建設,填補了市檔案館教育對口支援檔案的空白,為更加全面、立體展現常州援建歷史,特別是教育對口支援,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