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chuàng)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一年一度的國際檔案日在初夏的旭日陽光中如期而至,為更好地宣傳國際檔案日活動,長春市檔案館以檔案與您相伴為主題的活動正蓄勢待發(fā),回顧近兩年來長春市檔案館以國際檔案日這個特殊載體,將其與檔案文化宣傳活動緊密結合,讓普通市民得以走進檔案館,充分享受檔案文化的盛宴。
揭開神秘面紗 讓市民帶記憶回家
在開展國際檔案日活動期間,長春市檔案館面向社會無償開放,普通市民通過自愿報名,就可到檔案館通過參加互動式、參與式、體驗式的活動,接受一場別開生面的檔案文化熏陶。
市民步入報告大廳便可觀看到檔案文化專題片,通過播音員精彩講解和生動畫面,便可初步了解檔案館的基本職能和檔案的基礎知識。隨后可參觀檔案裱糊室、數(shù)字檔案加工車間等檔案工作部門,在裱糊室中可以了解傳統(tǒng)紙質檔案修裱技術。當看到歷經百年的破損歷史檔案被修復一新時,市民不禁豎起大拇指,夸贊技術人員技藝精湛。數(shù)字檔案加工車間,市民體會到信息時代給檔案工作方式帶來的變革。市民王女士說:“剛看到傳統(tǒng)的歷史檔案,轉眼又看到現(xiàn)代的電子檔案,有種穿越的感覺!”
閱覽大廳體驗電子查檔的便捷,讓市民熱情高漲,他們在館藏數(shù)據(jù)庫內找到了自己或親屬的檔案信息,比如孩子的出生醫(yī)學證明,個人參加工作時的調配證,檔案館的工作人員為他們開具了檔案證明,蓋上檔案館的印鑒,放在《館藏》紀念折中送到市民手中,一位市民手捧紀念折說:“太精美了,這里面有檔案館珍品檔案照片,也有我自己的檔案資料,很有紀念意義,它讓我們可以把記憶帶回家。”
每期活動的最后是互動環(huán)節(jié)——有獎問答,檔案館根據(jù)當期活動內容,提出了若干個競答題,由于參與者通過前面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對檔案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所以回答十分踴躍,答對者每人還能獲贈長春市檔案館編印的精美圖書。很多參與者表示,以往感到神秘的檔案揭開了面紗。
在精彩紛呈的展覽中 展示長春的前世今生
活動日期間,長春市檔案館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展覽,有固定式、有活動式的,有圖片展也有實物展,還有知名人士書畫展,市民可來檔案館參觀圖片展和實物展,也可在廣場甚至于在公交巴士上看到檔案展覽。
當觀眾在“檔案中的長春”大型圖片展中漫步時,便會開啟記憶的大門。展覽將觀眾帶回那或遠或近的從前,老長春的流光碎影,新長春的奔騰畫卷,讓觀眾在切換中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躍遷的歷史脈路,一位觀眾感慨地說:“每一輻照片,記錄的不只是一個場景,而是一個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在影像中看到長春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專題展覽《長春“印”跡》構思巧妙,獨具匠心,是長春市檔案館最“吸睛”的一部展覽,它以“圖章印模”為切入點,精選了部分長春舊政權、軍警和其他社會組織遺存的圖章印模等珍貴檔案,展覽共20塊展板,70幅圖章印模,加上當時官府職員用工整漂亮的毛筆書寫的官文,每幅檔案都可稱得上藝術品,這些檔案最早的為1889年(光緒十五年),最晚的為1948年,分為政事、軍警、教育和實業(yè)四個部分,觀眾透過一枚枚具有東方神韻的篆刻治印,仿佛聽到古老的城市歷史在淺唱低吟。此展覽小巧精致,移動靈活,除在館內展出外,還經常出入機關、高校、休閑廣場,每每展出,總讓觀眾流連忘返,陶醉其中。
如今,長春檔案館展覽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均向多樣性發(fā)展,每期活動還可針對不同觀眾舉辦臨時展覽,一次館內接待了100多位來自助產機構管理出生醫(yī)學證明的檔案員,檔案館專門為這些醫(yī)務工作者開設了“館藏醫(yī)療衛(wèi)生檔案原件展”,從館藏中精選出包括清代、民國、建國初期至今的各歷史時期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的檔案。一位年輕的醫(yī)務工作者說:在檔案中我找到了一種職業(yè)認同感,能夠管理“人生第一證”出生醫(yī)學證明檔案使命很光榮!
飛入公交車廂的“長春老照片”展覽,讓春城人感到了檔案文化更接地氣了。挺進“農博會”的“黑土名城”檔案展覽,讓檔案文化和與長春知名會展“喜結良緣”,也讓市民在體驗采摘、品味“農家樂”的同時,又驚喜地覓得了檔案中的農耕文化,檔案文化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留住城市記憶 講好長春故事
作為全市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的重頭戲之一,長春市檔案館還舉辦了“檔案講壇?長春故事”系列講座。
首期《話說長春廳》拉開“檔案講壇?長春故事”的序幕,長春廳設治緣由、發(fā)展軌跡及長春廳演變過程由趙欣副館長旁征博引,以檔案為憑娓娓道來,讓聽眾生出許多要為故鄉(xiāng)尋根問源的愿望。深入淺出、富有激情的演講,贏得了現(xiàn)場陣陣掌聲。《長春見證國寶沉浮》講座,從溥儀把北京故宮的寶物帶到長春偽滿帝宮開始講起,細數(shù)了《清明上河圖》《簪花仕女圖》等等這樣驚世國寶在眾多有識之士慷慨付出和畢生努力下幾經輾轉、歷經劫掠、散佚與回歸的傳奇故事,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充滿神秘感,吸引很多大學生現(xiàn)場聆聽。《民國名人與長春》,由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曲曉為到場的聽眾講述了一個個民國知名人物,以及這些人物與長春之間的一段段鮮為人知的“城南舊事”。
《家庭檔案理論與實踐》講座通過有趣案例、現(xiàn)場互動、視頻演示、有獎競猜等環(huán)節(jié),讓聽眾直觀地了解和掌握戀愛的情書、結婚的照片、寶寶的成長日志,甚至平時家庭消費支出產生的各種票據(jù)等等這類家庭檔案制作管理的全過程。“地圖里的長春”講座展示了繪制于長春各個歷史時期的城市地圖,解析了長春城市發(fā)展各個歷史時期的空間信息和社會生活,將長春城市規(guī)劃和歷史變遷的蹤跡呈現(xiàn)在眾人面前。
長春市檔案館館長梁偉說:“我們每期講座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力圖以檔案為元素、歷史為背景、文化為視角,解讀長春歷史,分享名家智慧,傳播檔案文化,讓聽眾以讀檔為榮,閱史為樂!”
聽眾一致反映,聽檔案館的講座,真可謂是“小講壇,大視野”!
同步發(fā)聲 歌聲嘹亮
國際檔案日活動期間,長春市檔案館將配合以移動客戶端、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方式進行廣泛宣傳,除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特別展覽外,長春市各級各類檔案館以及各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檔案部門按照長春市檔案局的統(tǒng)一部署和要求也開展形式多樣的檔案宣傳活動,如舉辦檔案展覽、組織培訓、檔案知識競賽、召開座談會、開展演講和征文活動、檔案咨詢服務,懸掛宣傳掛圖、宣傳標語、散發(fā)宣傳品等等。共同把國際檔案日活動打造成集開放性、普及性、公益性、多元化為一體的檔案文化宣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