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遼寧省檔案館館長何素君、副館長歐平撰寫的《關于遼寧工業遺產保護開發再利用的對策與建議》,被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中共遼寧省委政策研究室主辦的《咨詢文摘》采用,刊登在第5期。這是檔案部門關于這一領域的研究和建議首次被政府決策咨詢類刊物刊發,是檔案服務于中心工作取得的又一個重要成績。
目前,遼寧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主要有五種典型做法。一是再現工業歷史。比如鞍鋼集團于2014年將始建于1953年的煉鐵二號燒廠房和始建于1917年的煉鐵一號高爐合璧,修建了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的鞍鋼集團博物館,展示了1916年至1965年期間鞍鋼建設發展的歷史,不僅完整保留了近代以來的鋼鐵工業遺跡,還突出了“新中國鋼鐵工業從這里開始”的主題,為社會公眾提供了一個讓工業遺產“動”起來的科普場所。二是發揮社會效益。沈陽工業博物館利用原沈陽鑄造廠翻砂車間建成,2013年9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2016年成功晉升為國家4A級景區,年接待參觀團隊2.5萬余場次,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認可。三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例如大連冰山慧谷發展有限公司利用原大連冷凍機廠老廠區建設了智慧創新產業園。2017年項目開展后,入駐企業122家,據不完全統計,已有5萬人次在此參加各種類型活動。目前部分區域達到了“建筑可以閱讀,街區可以散步”工業遺產城市公園的愿景規劃,成為園區和周邊百姓休閑運動的好去處。四是助推經濟轉型。2018年,阜新市新邱區成立阜新百年賽道小鎮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利用百年來煤炭開采遺留下的長5公里、寬3公里,深100米的廢棄礦坑,建成一條全長1.3公里的越野賽道,成為世界首創。這也是承接煤炭工業轉型、實現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和礦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創新實踐。通過賽事舉辦,帶動了當地文化旅游、住宿、餐飲、汽車維修、農業土特產等多種行業的發展,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五是推動旅游發展。2004年10月,鐵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創建蒸汽機車工業遺產旅游基地,成立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該館館藏的21臺機車可以隨時上線運行,又被稱為“流動的蒸汽機車博物館”。其開展的旅游項目也從園館參觀、專列觀光、機車駕駛和機車攝影擴展到影視拍攝等領域,并成功晉升為國家4A級景區,2014年被遼寧省委宣傳部評為遼寧省第二批文化產業“一縣一品牌”示范項目。
省檔案館還針對工業遺產保護與規劃、利用與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積極開展調研,并提出完善法規政策、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宣傳普及工業文化、整合工業遺產資源以推進可持續發展、成立專家組并加大對工業遺產研究開發力度、開展遼寧省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等多項對策建議。
下一步,遼寧省檔案館還將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深化檔案信息資源開發與工業文化研究工作,助力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