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檔案局印發《2020年遼寧省檔案工作要點》,緊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聚焦有效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圍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明確9個方面27項重點任務,著力提升檔案治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為推進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強的檔案服務保障。
一是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使命擔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貫穿檔案工作全流程各方面。做好全省檔案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工作,教育引導檔案干部和廣大檔案工作者牢記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神圣使命,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檔案部門的光榮職責。
二是以法治建設為主線,提升檔案治理水平。跟進《檔案法》修訂進度,及時做好檔案規章制度、標準規范的清理和廢改立工作,及時開展《檔案法》的宣傳解讀、教育培訓工作。出臺《遼寧省重大活動檔案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全省重大活動檔案管理。貫徹落實檔案“七五”普法工作部署,結合“6·9”國際檔案日及其他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檔案法治宣傳。加大檔案違法行為行政處罰力度,實現檔案行政執法檢查全覆蓋、制度化。對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履行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情況開展評估,推動檔案部門依法履職。
三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強檔案事業發展頂層設計。對《遼寧省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開展調研、評估、總結,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科學謀劃《遼寧省檔案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突出把創新作為推動檔案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把協調作為促進檔案事業均衡發展的重要手段,把綠色作為提高檔案事業發展效益的基本方式,把開放作為拓展檔案事業發展空間的有效途徑,把共享作為滿足人民對檔案工作期盼的實現形式。
四是以深化改革為牽動,完善檔案工作體制機制。強化黨委辦公廳(室)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把檔案工作納入黨委辦公廳(室)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檔案工作效能。扎實做好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動同級檔案局、檔案館建立聯動融合、互促共進的工作格局,推動檔案與地方志工作融合發展,以日益完善的檔案工作體制機制,推進檔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五是以服務振興為重點,切實發揮行業職能作用。服務大局方面,主動對接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有關部署,以檔案的視角宣傳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程、輝煌成就和歷史意義;圍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扎實推進《抗日戰爭檔案匯編》編纂工作;做好慶祝建黨100周年重大主題宣傳的選題策劃和素材儲備;聚焦全省中心工作,繼續打造以檔資政的服務品牌。服務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加強機構改革中的檔案管理工作,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屬地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加強指導和督查,繼續優化檔案政務服務事項審批和檔案利用辦理程序,提高服務效能。服務經濟發展方面,扎實做好企業檔案工作,提高項目檔案管理水平,加強村級檔案規范化建設,深入推進檔案服務鄉村振興試點工作,讓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加強對地名普查檔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檔案等專業檔案的指導。服務民生方面,聚焦民生福祉建立健全覆蓋廣大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抓好檔案降解密、檔案開放鑒定工作,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拓寬檔案資源利用渠道,提高檔案網上公布和在線利用水平,讓人民群眾在檔案服務中得到更多“獲得感”。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檔案局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檔案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跟進抓好疫情防控檔案的收集整理、移交接收、查閱利用等工作;為援鄂醫療隊2054名隊員制作檔案信息名冊、采集口述檔案,全方位、立體式保存戰“疫”記憶;加大疫情防控檔案資源挖掘力度,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及今后開展疫情防控、臨床診療和歷史研究,提供檔案服務、保障和支撐。
六是以全周期管理為導向,全面加強基礎業務建設。扎實推進檔案館庫建設,加強指導,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深入落實副省級以上綜合檔案館業務建設評價整改意見,對撫順、丹東、阜新、遼陽、朝陽、盤錦6個市級綜合檔案館和部分省(中)直單位開展檔案業務建設評價,加大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工作力度,推進檔案基礎業務工作再上新臺階。扎實推進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區域性國家重點檔案保護中心建設。做好檔案接收征集、整理鑒定、保管保護、開發利用等工作,加大工業文化研究力度,促進各級檔案保管部門檔案資源更加豐富、整理更加規范、開發利用更加深入,為全省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七是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檔案工作戰略轉型。繼續推進館(室)藏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開展電子文件歸檔試點建設,攻堅解決辦公自動化系統及相關業務系統中電子文件收集與歸檔環節遇到的實際問題。積極參與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建設,推進全省館際間“一站式”查檔服務管理模式和民生檔案服務平臺建設,力爭盡快實現民生檔案異地查檔、聯網通辦、跨館出證。做好電子檔案及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成果備份工作。
八是以防范風險為第一要務,確保檔案實體和信息安全。嚴格落實《檔案館安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要求,加強安全管理和風險隱患排查。嚴格執行國家保密制度,做好檔案信息公開發布的審查。完善檔案數據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檔案信息安全高效可信應用。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涉密計算機和涉密載體管理,強化涉密人員保密意識。構建檔案部門與同級應急、公安、保密等部門的應急聯動體系,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切實提高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擬建和在建的檔案館庫項目,嚴格做好檔案安全源頭把控。組織開展全省范圍內的檔案安全督查,通報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單位并監督整改。
九是以人才培養為重點 ,為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加大教育培訓工作力度,突出政治引領、需求導向,務求實效。強化品德、能力、業績在職稱評審中的作用,不唯學歷,唯論文、唯獎項。修訂《遼寧省檔案科技項目管理辦法》,推動產學研結合的科技成果盡早應用于檔案工作實踐。出臺《遼寧省檔案專家管理辦法》,充分發揮整合后的遼寧省檔案專家庫集成檔案法規標準、檔案收集鑒定、檔案保管保護、檔案信息開發利用、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學理論研究等各領域人才的優勢,吸納專家人才充分參與檔案業務建設評價、重點項目檔案驗收、科技項目和職稱評審,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為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