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秦皇島市檔案館創新思維,主動與當地高校聯系溝通,利用高校的人才優勢和教學科研平臺,積極探索館校合作新模式。
一是共建教學實習基地。為培養高校學生更多的實踐技能,補充課堂理論教學,燕山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兩所高校在市檔案館掛牌建立教學實習基地,每年組織學生到檔案館參與檔案整理、裝裱修復、檔案數字化等業務工作,使他們學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鍛煉了實際操作技能,為盡早適應社會角色奠定基礎。此外,市檔案館還組織學生參觀檔案展覽和庫房,豐富的館藏內容,又成為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二是合作開發耀華歷史檔案。市檔案館現館藏檔案175個全宗,17萬余卷,9萬多件,在職人員僅28人,因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深入研究檔案的具體內容,耀華歷史檔案等很多重要檔案資源不能有效開發利用。耀華曾是秦皇島的一張亮麗名片,秦皇島市曾經因為耀華而被冠以“東方玻璃城”的美譽,這種種榮譽無一不被耀華歷史檔案詳實地記錄下來。為了開發這些珍貴檔案,市檔案館與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社科學院達成合作,共同對2400多卷耀華歷史檔案逐步進行開發與利用,確定編研方向與重點課題,爭取出版反映秦皇島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系列檔案編研成果,讓更多的世人了解“耀華玻璃 光耀中華”的輝煌歷史。
市檔案館與當地高校的牽手,是優勢互補、服務社會的新嘗試,必將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