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區檔案新館于2019年6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以新館建設為契機,積極打造“互聯網+檔案”信息平臺,推動檔案信息化項目各系統同步上線,真正實現了檔案樓宇智能化、檔案業務智能化、檔案服務智能化,完成了從傳統檔案館向智慧檔案館的轉型。
西青區檔案館整合樓宇弱電系統,搭建智慧樓宇管控平臺,通過對人流和能耗等數據進行分析,控制設備運行,實現對檔案樓宇的智慧管控。通過館內局域網搭建“館藏檔案資源管理系統”,實現對檔案資源收、存、管、用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通過各業務系統對檔案資源利用情況以及納入區檔案館智慧綜合管控平臺的村建檔修志內容進行數據分析,提供檔案角度的決策依據、資料依據;通過檔案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實現在線查檔預約功能;與區民政局婚姻科聯合,依托政務網鋪設婚姻檔案利用的“高速公路”,打通婚姻檔案查閱補證“綠色通道”,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打通檔案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除此之外,區檔案館積極發揮新媒體優勢,充分利用檔案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平臺,及時推送檔案相關信息,在拉近與百姓距離的同時,讓“指尖上的檔案館”逐步實現。其中,為有效傳播西青歷史文化,深挖西青檔案資源,講好西青檔案故事,2019年9月,在檔案微信公眾號開設了“檔案里的西青記憶”“西青檔案館藏詩詞賞析”等文化專欄。截至目前,共發布動態信息100多條,“西青檔案館藏詩詞賞析”10期、“檔案里的西青記憶”10期。同時,充分利用3D和VR技術,在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建立“西青記憶”檔案方志陳列館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展網上展廳,讓廣大群眾足不出戶,打開電腦、拿起手機就可以縱覽西青70年砥礪奮進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