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學“振祉興寧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六位青年學子走進寧夏銀川市檔案館,追尋紅色印記、探秘移民史詩、汲取奮進力量。
在“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展廳,面對定格革命烽火的歷史照片,記錄先輩足跡的檔案文獻,展示強國偉音的視頻資料,青年學子凝神細觀、認真聆聽,深刻體悟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畏的犧牲精神和熾熱的家國情懷。沉浸式學習體驗超越課堂局限,在學子們心中刻下對歷史的尊重與敬畏,深化了對傳承紅色基因重要性的理解,成為滌蕩心靈、筑牢信仰的精神洗禮。
在銀川移民展,工作人員向青年學子詳細介紹了銀川移民歷史,從篳路藍縷的拓荒足跡到共建家園的奮斗凱歌,豐富的移民檔案向青年學子生動詮釋了民族團結、艱苦奮斗、建設家園的銀川篇章。
本次銀川檔案館之行,是北京交大青年學子自發策劃、主動對接的研學實踐,體現了當代青年學習紅色歷史和地方歷史文化的強烈愿望,展現了當代青年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積極探尋歷史、培育家國情懷的高度文化自覺與歷史責任擔當。參觀結束之際,工作人員向青年學子闡述了檔案工作“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職責使命,介紹了檔案在維護公民權益、服務社會治理、賡續中華文脈中不可替代的價值。特別強調檔案與個人的升學、就業、權益證明等息息相關,是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憑證。通過交流,學子們對檔案事業“存史、資政、育人”的深遠意義肅然起敬,深刻體認到檔案工作的時代重任。
銀川市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其豐富厚重的館藏資源與系統專業的展陳設計,成為廣大青年學子開展“大思政課”的生動平臺。今年以來,銀川市檔案館共接待32家單位、近800人次開展參觀學習教育活動。下一步,將持續挖掘紅色資源,創新教育形式,做好參觀服務,讓更多的群體走進銀川市檔案館,走進“蘭臺”課堂,切身感受檔案工作承載的“存史、資政、育人”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