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特區(qū)檔案館與十堰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八百里武當》第一季(38集)在十堰電視臺播出后引發(fā)廣泛關注,受到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新聞閱評》專題表揚。閱評文章以《踐行文化使命 助力文旅融合——評十堰廣電臺新聞大型系列紀錄片〈八百里武當〉》為題,高度肯定了該片在挖掘武當文化內涵、推動文旅融合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彰顯了武當山特區(qū)檔案館在自然與文化資源保護開發(fā)中的責任擔當。
2017年12月,根據武當山特區(qū)黨工委、管委會安排,特區(qū)檔案館牽頭組建“武當山自然景觀調查專班”,對武當山72峰、36巖、24澗等景觀開展系統(tǒng)性調查。調查工作專班是由富有戶外探險經驗、對武當文化深有研究、有繪圖經驗的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多年來,專班團隊跋山涉水、深入武當山人跡罕至的峰巖澗等地實地勘測,積累了豐富的影像、文字和地理數據,為武當山自然與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8月,武當山特區(qū)管委會與十堰廣播電視臺合作,以調查成果為依托,聯合策劃拍攝《八百里武當》系列專題片,具體由特區(qū)檔案館負責聯系落實,通過鏡頭全景式展現武當山的自然奇觀、歷史底蘊和人文魅力。
紀錄片拍攝歷時一年,攝制組深入武當山腹地,以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和藝術化的表達,首次系統(tǒng)呈現了武當山“八百里縱橫”的壯麗畫卷。影片播出后,迅速引發(fā)社會各界熱烈反響,觀眾紛紛贊譽其“畫面震撼、解說精妙、文化厚重”,成為宣傳武當山的一張亮麗名片。湖北省委宣傳部《新聞閱評》指出,這種“本土敘事+全球表達”策略,為地方文化IP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有益借鑒,為全省各地挖掘特色文化資源、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范式。此次獲評既是榮譽,更是動力。武當山特區(qū)檔案館將以此為契機,持續(xù)深化與媒體、科研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挖掘、整理和傳播武當文化資源,推動檔案工作從“存史資政”向“服務社會”拓展,為武當山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文旅產業(yè)升級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