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脆的粵韻小調與悠揚的客家山歌在數字化視聽空間交織,一場跨越時空的方言文化盛宴在廣東省東莞市檔案館啟幕。“6·9”國際檔案日當日,東莞市檔案館方言體驗室正式亮相,這座藏于檔案寶庫中的文化驛站,以沉浸式體驗為鑰匙,為市民打開了一扇探秘本土文化基因的大門。
步入方言檔案視聽室,一場關于東莞各鎮街方言的奇妙之旅悄然開啟。從純正地道的粵方言,到古樸醇厚的客家方言,市民能夠親身體驗“一鎮多音”的奇特現象。通過精心錄制的音頻和視頻資料,各鎮街方言的發音特色、語調變化一一清晰呈現,讓人身臨其境般感受東莞方言的多樣性。
悠揚婉轉的木魚歌,作為東莞優秀傳統民間音樂,其簡樸流暢的唱腔,飽含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哀婉動人的哭嫁歌,承載著傳統婚俗中的情感表達;高亢嘹亮的客家山歌,展現出客家人的豪邁與熱情;活潑歡快的童謠,則喚起人們童年的美好回憶。這些特色歌謠在方言的演繹下,散發著獨特的韻味,生動地展現了東莞方言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現場還精心設置了互動環節。通過東莞方言趣味答題和猜成語等游戲,市民對方言文化的理解得以不斷加深,同時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了方言文化的魅力與樂趣。市民還可以在朗讀機上跟隨方言發音朗讀,學講東莞話。
此次方言體驗室的揭幕,是東莞市檔案館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的一次積極探索。它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了解本土文化的窗口,更有助于增強市民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未來,隨著方言體驗室的持續宣傳,有望吸引更多市民走進檔案館,深入了解東莞方言文化,共同為傳承和弘揚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