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第十八個“6·9”國際檔案日,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檔案局、區國家檔案館圍繞“請聽檔案說”主題,精心策劃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通過特色檔案陳列展示、專業技能提升培訓、地標亮屏聯動宣傳等多元形式,推動檔案文化走近大眾,構建起全民參與的檔案文化傳播新格局。
廣州市增城區檔案局、區國家檔案館聚焦本土特色,全新推出增城榮譽實物檔案專題展區,以“譽見增城”“情滿增城”“紅色增城”“名人增城”四大維度陳列布展,集中展示增城獲得的國家級、省級榮譽牌匾、獎杯、證書等實物檔案500余件,與海內外各界社會團體友好往來見證的實物檔案189件,勛章等紅色檔案661件及增城各界名人捐贈的原始檔案等,累計超過1000余件。通過可視化歸集與數字化建檔,立體化呈現增城在經濟建設、社會治理、文化發展等領域的輝煌成就。據統計,展區開放以來已接待機關、鎮街、中小學生等團體超500人次,成為廣大市民群眾重溫城市奮斗歷程的重要窗口。
為提升檔案隊伍專業化水平,廣州市增城區檔案局、區國家檔案館創新推出“蘭鳥訓練營”培訓計劃,于5月21日至22日舉辦首期業務培訓班。培訓創新采用“小班制、靶向式、沉浸式”教學模式,以自愿為原則、保障教學效果為前提,開設兩個小班,人數均不超過55人。培訓聚焦文書檔案整理、檔案系統操作等實務內容,通過案例教學與現場實操,幫助學員快速掌握檔案管理和實操技巧。同時,聯合區委組織部、區企業服務局等多部門開展城建檔案專題培訓,針對建設工程檔案歸檔規范、“五證聯發”等內容進行深度解讀,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檔案服務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
6月9日國際檔案日集中宣傳周期間,廣州市增城區東匯城、萬達廣場、麗江國際等地標建筑戶外大屏化身“檔案時光屏”,滾動播放主題宣傳海報、公益廣告。夜幕降臨時,市民群眾駐足觀看利簋、《本草綱目》等第六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直觀感受檔案承載的歷史價值。此外,全區各單位通過電子屏、新媒體平臺同步刊播宣傳內容,構建起“城市地標+基層陣地+新媒體平臺”三位一體的檔案文化傳播矩陣。
活動期間,廣州市增城區積極組織檔案工作人員收聽收看國家檔案局“《人民的選擇 歷史的必然》——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是怎樣贏得戰爭贏得人民的”專題講座,以及中國檔案學會“人工智能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與挑戰”學術交流會,汲取行業前沿理念。同時,動員全區各鎮街、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際檔案日主題征文活動,鼓勵以文字記錄檔案背后的人文故事,講好檔案里的增城故事。
此次系列活動以檔案為紐帶,將廣州市增城區本土文化、科技賦能與公眾參與有機結合,不僅展現了檔案“存史、資政、育人”的獨特價值,更激發了社會各界對檔案工作的關注與支持。下一步,廣州市增城區檔案局、區國家檔案館將持續深化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打造集史料研究、文化傳播、便民服務于一體的檔案工作新格局,讓檔案成為講述增城故事、凝聚發展共識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