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檔案存史資政育人作用,留存見義勇為英雄事跡,弘揚社會正氣,近日,內蒙古包頭市檔案館開展全國見義勇為模范人物徐志明口述歷史采集工作,采集到口述音像資料105分鐘,榮譽證書等實物檔案約50余件。
徐志明被包頭市人民譽為“見義勇為專業戶”“反扒英雄”,先后兩次獲“全國人民群眾見義勇為與犯罪分子作斗爭先進分子”稱號、被評為“全國見義勇為十大英雄”,4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做事跡報告,榮獲“全國文明家庭”等108次表彰。
徐志明的事跡是見義勇為精神在新時代的鮮活注腳,他用半生熱血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更以退休不褪色的堅守展現了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采集徐志明口述歷史,既是對英雄個人歷程的檔案留存,更是對見義勇為、無私奉獻精神的傳承弘揚。這些檔案不僅是歷史記錄,更是激勵當代青年的生動教材。
下一步,市檔案館將加大口述歷史采集力度,啟動“口述歷史搶救計劃”,聯合各旗縣區檔案館,共同構建老工人、農牧民、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群體的記憶寶庫,建立專題數據庫,形成系統全面、豐富多元的口述歷史檔案資源,實現口述歷史檔案資源的永久保存和便捷利用。同時強化口述歷史的開發利用,將口述歷史采集成果轉化為可傳播、可利用的文化產品,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多元展示傳播,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包頭地方歷史與文化,為包頭歷史研究、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