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檔案館推出的系列短視頻《白沙河》出圈,短視頻用鏡頭語言記錄城陽“母親河”,構建起一幅青山綠水、生態優化、和美宜居的長河畫卷。短短3日,瀏覽點擊超30萬次,成為新媒體講好白沙河故事的新范式。
《白沙河》拍攝歷時2年,在走訪多位沿河居民、民俗專家,主管部門等親歷者、見證者的基礎上,整理口述檔案文字實錄4.1萬余字,音像時長400分鐘。完成嶗山水庫建設、白沙河綜合治理影像檔案數字修復,讓“母親河”變遷可視可感,為講好“白沙河故事”,傳承“白沙河記憶”賦能加力。
《白沙河》短視頻以口述檔案為敘事主線,輔以影像、圖片、文獻等檔案資料,多維視角梳理其歷史文脈、治理更新記錄,呈現人文、生態、綠色、活力的生態密碼,以藝術化的視聽語言喚醒市民公眾情感共振,為新時代“美麗青島建設”“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行動”留存鮮活生動檔案印記。《白沙河》上線后,社會各界紛紛點播、發圈點贊,成為檔案資源活化利用、服務社會民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