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檔案館(地方志研究室)召開《典籍銀川》編纂大綱評審會。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充分發揮檔案方志存史資政育人職責使命,銀川市檔案館(地方志研究室)于年初正式啟動編纂《典籍銀川》重點創新項目,通過深入挖掘歷史古籍、地方文獻、遺跡遺存,編纂出版集學術性、權威性與可讀性為一體的銀川歷史文化普及讀本,推動歷史古籍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銀川、認識銀川、熱愛銀川,不斷提升銀川文化的軟實力和影響力。
受邀參會的有寧夏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胡玉冰,北方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院長楊蕤,北方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馬建民,黃河出版傳媒集團寧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古籍編輯室主任、副編審管世獻,自治區社科院古籍整理辦公室原主任、編審范宗興等專家。
會上,銀川市檔案館(地方志研究室)編纂組匯報《典籍銀川》編纂工作的目的意義、準備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詳細解讀《典籍銀川》編纂大綱。參會專家作評審發言,分別就大綱的整體框架是否合理、內容設置是否反映銀川歷史文化特色、學術性與可讀性如何平衡、編目設置等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修改意見和建議32條。
評審專家組表示,《典籍銀川》編纂大綱按照“五位一體”的思路,選題新穎,有創新、有操作性,體例較成熟,該書的撰寫和出版或將成為研究銀川歷史文化的一項新成果。
下一步,《典籍銀川》編纂組將認真消化吸收專家建議及意見,進一步調整完善篇目結構,聯合自治區社科院專家組成寫作專班,高質量、快節奏推進《典籍銀川》編纂撰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