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上海市公安局通過國家級高水平數字檔案室建設試點評價認定,成為國家檔案局數字檔案室新建設標準正式出臺后首家通過省級檔案主管部門評價認定的單位。
上海市公安局緊密結合公安工作實際,積極開展數字檔案室創建工作,打造優勢亮點,助力提升公安工作現代化管理效能。一是落實公安檔案統一規范管理,形成檔案數據資源“大基座”。將“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1000余萬卷(件)檔案統一納入平臺管理,并完成553萬卷(件)、2.6億頁檔案數字化。收集戶籍、出入境和交通管理電子檔案505萬卷(件),形成覆蓋所有公安業務的檔案資源數據庫。二是推動網上查詢利用,成為服務實戰的“倍增器”。通過公安網向全警開放法律文書信息、筆錄、證據材料等網上查檔服務,讓數據多跑路、民警少跑腿。年查詢量達300余萬次,較線下利用增長30倍,為公安實戰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成為公安工作的“知識庫”。探索應用人工智能和數據挖掘技術,創新開發智能問答、行為分析預警等應用場景,用戶可以通過多輪互動提問拓展檔案檢索深度,充分利用檔案數據助力實戰指揮和行政管理。四是運用智能倉儲管理手段,成為檔案管理的“領跑者”。在新庫房中引入數字孿生、RFID電子標簽、機器人、智慧物聯、立方倉等新技術,實現檔案庫房智能管理,不僅擴展了庫藏容量,還大幅度提升了檔案調閱率,從15分鐘/次縮短至2分鐘/次,使民警調閱檔案實現“立等可取”。五是強化安全保密措施,筑牢檔案安全的“防火墻”。實體庫房布設數千個消防、溫感等傳感器,配置了智能防護設施;對信息系統實施等級保護措施,并實行全量檔案資源異質異地備份,確保檔案實體和檔案信息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