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談判代表團要求聯合國改變有關盧旺達大屠殺檔案的決定,允許該國掌管盧旺達大屠殺的相關檔案。盧旺達認為,持有這些檔案關乎國家利益,同時也能方便研究者在這一領域的研究。
自2015年12月國際刑事法庭對盧旺達問題的審理結束后,盧旺達一直要求掌管所有相關檔案。2016年11月26日,聯合國在坦桑尼亞阿魯沙修建的高標準托管中心正式落成,大屠殺的相關檔案將保存在中心內。盧旺達方官員未出席落成典禮。
盧旺達表示,要求掌管大屠殺檔案的斗爭尚未結束,相關檔案應服務于國家利益。盧旺達國家反種族滅絕委員會執行秘書珍·比奇馬納表示,盧旺達不贊同聯合國將檔案保存在阿魯沙的決定,比起阿魯沙的聯合國托管中心,盧旺達更有能力處理這些檔案。“根據2016—2017的預算案,盧旺達政府將撥出4億盧旺達法郎,對2002年以來國內保存的6500萬件司法案件檔案和8000份審判錄像進行數字化處理。”比奇馬納相信盧旺達有能力管理這些檔案。
國際刑事法庭大法官哈桑·賈洛表示支持盧旺達,并一直致力于將檔案移交給盧旺達,但目標尚未完成,他就離職了。在其任期內,盡管遇到了較大阻力,他依然成功地將10個案件移交給了盧旺達國家法院。盧旺達司法部長約翰斯頓·比思蓋伊出席2015年的審判時稱,盧旺達將繼續要求掌管檔案,不論這一過程需要多長時間。同時,這些檔案也是盧旺達實現進一步和解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