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我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大力弘揚地區光榮歷史和偉大成就,傳承賡續“兩彈一星”精神,讓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10月16日,由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委宣傳部、烏素圖街道主辦,青山區檔案館、包頭建筑工程協會協辦,“筑牢國防意識 厚植愛國情懷——紀念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報紙展”在長征社區舉辦。“全國最美集報人”、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理事申雨林為活動提供“兩彈一星核潛艇”專題報紙75份。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一顆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我國首顆代號為“邱小姐”的原子彈爆炸成功。這聲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也是中華民族莊嚴的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我國在沒有任何資料、任何外部力量幫助的前提下,以驚人的速度研制出包括原子彈在內的“兩彈一星”。中國第一顆原子因此還有一個更為形象的名字——爭氣彈。1966年中國第一顆核導彈爆炸試驗成功,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74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編入海軍戰斗序列。在西方國家眼中,“兩彈一星”是科學的奇跡,更是不解之謎。
此次報紙展集結了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個時期關于“兩彈一星”的報道,從研制核武器的重大意義,到前輩們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光輝事跡,再到我國在相關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猶如歷史的見證者,見證了一代又一代核工業人的精神,訴說著新中國 75 年來核工業發展的光輝歷程。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60年來,“兩彈一星”精神深深根植于中華兒女心間,也在更多領域得到賡續詮釋。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青山區檔案館將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積極發揮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基地作用,努力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作出積極貢獻,讓檔案力量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地位更為凸顯、作用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