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7個國際檔案日宣傳周期間,四川省檔案館舉辦第十一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圍繞“筑夢現代化 奮斗蘭臺人”主題,開展檔案法宣傳、展覽展示、文創發布、研學互動等一系列宣傳活動。國家檔案局辦公室派員指導,社會公眾代表及媒體記者近百人走進檔案館,體驗檔案文化煥發的時代活力。
攜手同行 學法守法
省檔案館館長喻在崗,副館長張輝華、林紅、王學群,一級巡視員蔣希霖出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宣傳活動,向公眾宣傳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發放宣傳資料和解讀材料,播放省檔案館制作的檔案征集、利用、保護工作宣傳視頻,有效提高了公眾對檔案法的認識。
溯源歷史 探訪文明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公眾走進“四川館藏精品檔案”展廳,開啟時空隧道之門,走進四川歷史文明的長河,一起探尋中華文明的四川密碼。大家沉浸在一份份檔案、圖片、影像構筑的四川記憶中,品讀檔案對話古今,在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里,感悟檔案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匠心修復 守護歷史
在檔案修裱室,檔案保護工作者向公眾講述檔案保護知識,進行檔案修復演示,在工作人員手中,一件件破損的檔案得到精心修復。公眾們對工作人員精湛的技藝佩服不已,體會到檔案保護是一項從時間“手”中“搶救”歷史的技術,彰顯了檔案工作傳承文明、守護歷史的工匠精神。
融合創新 體驗互動
省檔案館連續3年精心策劃“百千萬”系列宣傳活動,今年圍繞“筑夢現代化?奮斗蘭臺人”主題,聯動全省檔案館開展“百館文創·千人讀檔·萬檔思政”系列宣傳活動。在開放日當天,舉行了“百館文創·千人讀檔·萬檔思政”分享體驗活動,吸引社會公眾報名參加。
《如果檔案會說話》詩朗誦拉開了活動序幕,帶領公眾走入“江河奔騰 紅色浪潮”長江黃河流域22家省級檔案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宣傳活動場景,探尋檔案中的新中國故事。“百館文創”環節,發布了今年檔案文創新作品《馬上飛遞》《蘭臺華章》,宣讀了全省115個檔案館以新質文創力推動檔案文化傳承與發展倡議書。“千人讀檔”環節,2023年“十佳讀檔視頻”獲獎者、“麻辣社區”粉絲代表上臺讀檔,分別講述了著名水力機械專家杜同、革命烈士王孝和的檔案故事。“萬檔思政”環節,省檔案館思政隊展演了以館藏張露萍檔案創作的“七月榴花更自紅”檔案思政課程,推動紅色檔案資源創造性轉化為思政課生動教材。
活動還專設互動體驗區,公眾們興致盎然地參加了國家檔案局聯合人民網發起的“我為檔案工作獻一策”人民建議征集活動,開展了“蘭臺華章”集章、檔案IP形象“檔小江”“檔小河”雕版印刷體驗、檔案文創有獎游戲等,將檔案文化帶回家。活動在互動熱烈的檔案文化體驗中落下帷幕。
公開征集 資源共建
開放日當天,省檔案館還向社會發出一份征集函,征集反映四川歷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對國家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資料,尤其是蘊含黨的初心使命的紅色檔案,以及記錄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歷史的檔案資料。邀請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成為共建檔案資源庫的支持者、構建四川記憶的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