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以“筑夢現代化、奮斗蘭臺人”為主題,多視角全方位立體式開展第17個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生動展示蘭臺人堅守初心使命、忠誠履職的職業風尚,普及檔案知識、宣傳檔案文化,有效提升社會公眾檔案意識。
一是激活檔案記憶,再現歷史光芒。深度挖掘館藏紅色檔案史料,與全國22個省級綜合檔案館聯合主辦“‘江河奔騰、紅色浪潮’跟著檔案走中國”活動,奏響新時代長江黃河檔案大合唱。運用新媒體時代檔案信息傳播新方式,打造推出檔案文化精品“心懷故土、萬里東歸——蒙古土爾扈特部東歸史話”為主題的《蘭臺新語》短視頻,以“小切口”講好文化潤疆“大故事”。編纂出版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成果,為當代新疆社會治理與干部隊伍建設提供歷史借鑒。用好“中國共產黨人的家風”檔案展,為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提供生動教材。依托新疆檔案信息網、新疆檔案公眾號、LED電子屏等載體,展播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系列微視頻,傳承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
二是講好檔案故事,打造宣傳矩陣。精心打造新疆絲綢之路檔案文獻VR云展、流動展,先期在新疆野馬集團文旅產業基地、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地巡展,通過全方位、多形式宣傳渠道,將檔案展覽辦在群眾的家門口,將檔案展覽呈現在百姓的屏幕端。聯合新疆日報社“石榴云”平臺,聯動地州市檔案館開展檔案日活動主題報道,通過講述館藏珍貴歷史檔案,展示檔案人忠誠履職盡責鮮活場面,讓檔案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聯手屬地機關、企事業單位,在烏魯木齊經開區推出檔案主題“燈光秀”,用炫麗光影進行檔案主題燈光展示,吸引各族群眾駐足觀看。邀請高校及中小學學生、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和社會群眾走進檔案館,開展檔案特色紅色研學和社會公眾開放實踐活動,通過參觀紅色檔案展覽、聆聽“檔案中的故事”主題宣講及沉浸式體驗重點檔案保護技術,從檔案里看祖國日新月異發展,不斷增強對中國式現代化美景的向往。
三是宣傳條例精神,融情群眾生活。以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為契機,緊貼群眾生活實際,精心制作富有新疆特色的檔案文創產品,聯手屬地社區,通過設置法治宣講站點、懸掛《實施條例》宣傳掛圖、發放宣傳專刊、贈送文創產品等方式,讓檔案法治融入群眾生活。參加“法治講堂·逢九必講”檔案法治專題培訓,解讀檔案法律法規,強化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意識。利用移動通訊群發平臺,通過手機客戶端推送檔案法治文化短信,有效擴大宣傳覆蓋面。發揮駐村工作隊和結親走訪干部普法宣傳小分隊作用,深入田間地頭、走進農家院落,運用“包谷馕”式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展檔案法治宣講,不斷提升各族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
四是聚力檔案賦能,注重素質提升。開設“蘭臺工匠”練兵講堂,采取處室試講審核、練兵講堂授課、干部職工測評、領導干部點評等模式,圍繞檔案接收、保管、利用、信息化建設等重點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業務骨干和年輕干部專業領域授課能力和實戰本領。集中收看國家檔案局主辦的“關于新質生產力的若干問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專題講座,邀請區內專家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新疆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專題輔導,有效提升做好新時代民族團結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開展《實施條例》知識測試,切實檢驗黨員干部對新頒布《實施條例》的學習和實際運用能力。舉辦“蘭臺經典”讀書分享會,汲取奮進偉力,助推文化潤疆。
五是培育檔案品牌,優化服務效能。堅持把培育檔案服務品牌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舉措,健全完善承諾、踐諾、檢諾、評諾制度,設立黨員先鋒崗,實現檔案服務“窗口”提檔升級。落實“雙聯”工作機制,推出電話查檔、延時服務、網上受理咨詢等便民服務措施,優化接待流程、簡化利用手續,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關注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服務需求,找準群眾難點痛點,前延服務舉措,為群眾提供針對性、人性化的幫查代查、全程“陪辦”等“綠色通道”。及時公開民生檔案信息,有效回應群眾檔案利用關切,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檔案服務帶來滿足感和幸福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將以“6·9”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為契機,深入研究挖掘館藏檔案資源,用好用活紅色檔案,真正讓檔案活起來、亮起來、火起來,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疆篇章貢獻檔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