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南寧市國家檔案館立足職責定位,發揮主觀能動性,多舉措推動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抓好精準指導。一是強化局館協作,抓好源頭控制,確保進館檔案質量。分期分批舉辦檔案業務培訓班,抓好全市檔案人員的業務培訓,統一業務標準,從源頭上抓檔案的收集和管理,確保檔案的齊全完整;二是加強領導,將檔案征收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召開館領導班子擴大會議進行調度,及時研究解決檔案征收集工作中清點人員不足、落實清點工作經費等問題;三是協調安排業務骨干,會同市檔案局深入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檔案進館前質量檢查指導,不斷提高檔案接收進館效率。
著力優化資源,改善館藏結構。深入實施“國家記憶工程”,更好地服務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歷時5個月,深入項目建設一線,以歷史記錄者的身份主動融入平陸運河建設,開展平陸運河建設(南寧段)口述檔案采集工作。用鏡頭語言和口述歷史等形式采集“平陸運河戰隊”暨平陸運河建設項目主要參與者、見證者、中國社科院出站博士后等專家學者口述檔案視頻36部(時長1214分鐘),《平陸運河建設(南寧段)口述檔案采集實錄稿》36篇,全面拍攝和收集涉及航道工程、航運樞紐、水利設施、科技創新等圖片1100多張,航拍視頻615分鐘,文件20多份,編撰《平陸運河建設(南寧段)口述檔案采集成果匯編》10冊、錄制《平陸運河建設(南寧段)口述檔案采集工作紀實》專題片3部,以多媒體形式對平陸運河建設歷程進行記錄、保存國家記憶,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資政參考。
2023年接收53個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檔案44447卷180798件(折合62926卷)進館,整理掛接目錄26萬條、全文圖像458萬頁,館藏總量達到302731卷,比2018年館藏量增加21.37萬卷,增長2.4倍。
大力推進征集編研工作。在毛主席誕辰130周年來臨之際,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反映“毛主席與廣西”檔案史料,豐富館藏檔案,檔案館向社會發出征集“毛主席與廣西”檔案史料的啟事,認真做好散存民間的“毛主席與廣西”檔案史料征集工作,把毛主席對廣西支持與關心的檔案保管好、利用好。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征集了首批包括1958年以來出版的漢文、蒙古文、維吾爾文、朝鮮文等不同版本的紙質檔案、實物檔案、音像檔案、圖書資料等各類“毛主席與廣西”檔案史料109件進館,豐富了館藏紅色檔案資源。
加強重大建設項目檔案工作。市國家檔案館會同市檔案局督促承擔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的各參建單位及時做好登記備案工作;深入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等建設項目指導文件材料的整理及立卷歸檔工作;舉辦重大建設項目檔案業務培訓班,完成對市級以上建設項目檔案工作的專項檢查;會同自治區檔案局完成對南寧市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項目2個護岸工程、南寧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的專項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