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青海省委、省委辦公廳的堅強領導和國家檔案局的具體指導下,青海省檔案館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緊謀實,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辦公廳工作和檔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部署,聚焦中心大局,實干擔當、履職盡責,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搶抓機遇、真抓實干,穩步推進年度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檔案館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績。
檔案事業發展進入歷史最好時期。省委高度重視檔案工作,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先后兩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將吳天一院士書信和有關重大活動檔案交由省檔案館保存。年內,省委6名領導同志先后到省檔案館調研指導工作。省委常委、秘書長朱向峰到檔案館檢查指導工作,參加主題黨日活動,并在省檔案館關于舉辦館藏歷史檔案展的報告上作出“很好,請認真組織實施,展出影響力”的批示。在省委辦公廳的關心支持下,爭取各類資金4367.9萬元,用于檔案基礎業務建設、信息化建設和重點檔案保管保護等工作,獲得關注頻次之多、支持力度之大為歷史之最,檔案事業發展環境得到全面優化。
主題教育規定動作有成效,自選動作有亮點。高質量完成主題教育各項規定動作的同時,組織開展習近平總書記“7·6”重要批示精神和“三個走向”重要論述專題研討,創新建立數據庫、資料庫、項目庫、任務庫、問題庫、錯題庫“六庫”模式,以學、調、研、建、用五種方式實現調研成果轉化,經驗做法在青海黨建信息平臺面向全省推廣宣傳,主題教育活動獲省委第一巡回指導組肯定性評價。
檔案服務重大活動成效顯著。緊盯打造“高地”和建設“四地”中心大局,落實省委領導批示要求,收集整理木里礦區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專項檔案33830件、數字化223965畫幅,編印專題匯編10套160冊,為服務中央“三年回頭看”提供檔案支撐。主動安排1名同志承擔省委主題教育辦檔案收集整理工作,5名業務骨干為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提供檔案服務,充分發揮了檔案資政咨詢作用。
檔案基礎業務建設實現質的提升。充分利用第二輪全國副省級以上綜合檔案館業務建設評價有利契機,堅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有針對性的夯基礎、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提升基礎業務建設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業務建設評價迎評工作,圓滿交出青海答卷。
檔案信息化建設水平全面升級。爭取資金1116萬元,完成防磁庫改建,建成省檔案館涉密機房及政務新媒體采集歸檔系統并投入使用,完成安可替代項目建設并投入運行,實現電子文件在線交換。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系建設項目納入省發展改革委信息化建設項目庫,爭取項目可研報告編制經費20萬元,檔案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為開展數字檔案館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檔案干部隊伍作風優良素質過硬。全館干部職工積極響應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號召,充分發揚想干、敢干、會干的拼搏精神,嚴格落實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的要求,把落實廳務會部署作為第一要務,歷時52天全面完成63.74萬卷件館藏檔案資料和技術性設施設備搬遷工作,在落實領導指示和廳務會部署、推動“四個體系”建設、完善“五位一體”功能中實干擔當、建功立業,以實際行動為省委辦公廳各項工作開展提供最大支持和有效服務。
對上溝通對下協調的橋梁紐帶作用充分發揮。先后3次主動赴國家檔案局匯報工作,在業務建設評價、檔案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得到國家檔案局的大力支持。省委常委、秘書長朱向峰對此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作出“檔案館拜會積極主動,工作富有成效”的批示。以籌備業務建設評價工作為載體,為基層檔案部門培養業務骨干2人。在國家檔案局協調下,從全省檔案部門選調8名技術人員赴北京市檔案館跟班學習,有效緩解了基層檔案部門專業人才短缺的實際問題。
黨建賦能事業發展成效初顯。聚焦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三大核心任務,推進實施強心、凝心、匠心三大工程,成功打造“閱享蘭臺·悅行蘭臺”黨建品牌,推動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全面提升,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互聯互促。黨建品牌創建案例入選《省直機關百優黨支部案例選編》,并在青海廣播電視臺、《青海日報》《青海黨建》等黨媒黨報宣傳推廣。建強支部黨建陣地,充分發揮黨建在檔案展覽舉辦、檔案宣傳開展、檔案開發利用和基礎業務建設中的賦能引領作用。
立體宣傳矩陣初步形成。強化“大檔案觀”,加快構建立體化宣傳格局,宣傳覆蓋面更廣、層次更高、效果更好。積極主動參與17省份聯辦的“江河奔騰 紅色追尋”長江黃河流域紅色珍檔展,在青海檔案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663篇,制發在線視頻14個,編印《青海檔案》4期,在《中國檔案報》《中國檔案》雜志等媒體刊布信息15篇。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依托微黨課、小視頻分享民族團結進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