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檔案館緊跟檔案事業發展的步伐,主動作為、綜合施策,積極有效開展檔案保護工作和檔案保護制度化規范化建設,著力構建檔案技術保護工作體系。
一是建立健全檔案技術保護規章制度。健全完善各種行之有效的保護制度,檔案室建設堅持標準檔案庫房管理要求,避免檔案因保管不當造成損毀;建立檔案消毒制度,明確要求新進館檔案及長期出庫檔案入庫前需及時消毒;建立檔案修裱制度,規定館藏檔案如遇破損、蟲霉等情況的修復要求。
二是提升檔案技術保護業務水平。用標準作引領,積極搭建助才平臺。購置檔案保管保護相關書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學習,提升檔案保護技術理論基礎。開展技術練兵,進行裱糊基礎訓練,提升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技能。用好資源優勢,著力搭好育才平臺。區檔案館利用地域資源優勢,選派工作人員參加國家檔案局和北京市檔案館組織的專項業務培訓,打造兼具學術與業務雙重能力、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技術過硬的檔案搶救與保護的人才隊伍。
三是穩步開展技術保護工作。區檔案館積極探索檔案保護模式,健全檔案修復流程體系,設立檔案修復工作室專業技術用房,配備裱糊專用操作臺、自動裱畫機、自動包邊機以及晾曬檔案專用墻;購置棕刷、起子、宣紙等裱糊用品,有效提升檔案修復水準,確保檔案的可持續保存和傳承。完善檔案修裱手工技藝,對館藏破損檔案進行分級處理。輕微破損的檔案由館內工作人員進行簡易修復,針對破損嚴重、酸化、霉變的檔案,開展珍貴檔案先修復仿真工作,最大程度留存檔案歷史原貌。
四是積極拓展技術保護合作。區檔案館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方聯合,促進檔案技術保護工作。參加業務培訓,提升業務技能。探路跨界合作“新模式”,邀請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專家進行實操指導,借鑒學習古籍修復技藝;走進書畫裝裱百年老字號,參觀“裝裱修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學習傳統書畫裝裱工藝,推動非遺“檔案式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