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天津市檔案館黨委深刻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檔案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檔案方志“存史、資政、育人”的使命職責,聚焦推進檔案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的目標,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館藏檔案資源,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一是深挖檔案方志資源以史資政,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立足檔案方志資源優勢,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深挖館藏資源,組織編寫《天津工業發展源流》《檔案中的津商風骨》《楊柳青商人“趕大營”的主要歷程、歷史貢獻及現實啟示》等多篇資政文章,以圖文互見、每月一期、每期一題的形式刊發在《檔案方志參閱》上,為市領導以史為鑒、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為加快京津冀協調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和天津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同時,圍繞做好疫情防控、把脈熱點問題等重要工作,用“好”用“活”檔案,先后編寫《天津市1957年、1968年抗擊流感疫情綜述》和《天津地區地面沉降災害及其治理綜述》,市領導給予批示肯定。
二是加強紅色檔案梳理保護管理,助力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持續做好館藏紅色檔案目錄數據的整合,館藏“革命烈士藍運臧書信、日記”等5組16件珍貴紅色檔案入選《天津市紅色資源名錄(第一批)》。對館藏重要紅色檔案資源采取分級保護措施,將珍貴紅色檔案納入珍品庫集中保管,做好瀕危、重要紅色檔案的整理、數字化、搶救修復和縮微異質備份等工作。同時,廣泛征集在政治、經濟、科技、教育、體育、醫學、文藝等方面為天津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勞動模范、藝術家、院士個人檔案入館,為全市有突出貢獻的杰出人才升級改造了人才檔案庫。目前,已征集包括侯德榜、朱憲彝、馬達、馬三立等杰出人才檔案資料共5萬余件。升級改造后的人才檔案庫,增加了紅色檔案元素,包括烈士檔案、抗美援朝檔案、院士檔案、醫務先驅檔案等展件達到800余件。
三是提升檔案公共服務水平,助力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加大館藏檔案開放力度,依法分期分批向社會公布開放檔案目錄1.3萬條,共涉及市民政局、市氣象局、市電子儀表局和市二輕局4個全宗檔案。優化檔案、政府公開信息和地方志資料查閱利用服務,開設“綠色通道”,提升服務水平。積極做好全國開放檔案查詢利用平臺服務工作,深化全市民生檔案“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優化天津檔案方志網及微信公眾號等移動端建設,建設全市統一“掌上年鑒”小程序平臺,拓展檔案方志數字資源共享。為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百年校慶、南開商會歷史沿革展、李大釗烈士紀念展、渤輕老字號博物館、飛鴿品牌文化館等多家單位提供檔案利用,為機關單位組織文化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