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檔案館高度重視主題教育調查工作“后半篇文章”,不斷推動調查研究成果轉化運用,著力在以學促干上聚力用功。積極探索跨部門聯動開發紅色檔案資源新途徑,省檔案館聯合省委黨史研究室、西南財經大學開展《檔案館助力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參與機制與實踐模式研究》課題研究,并正式通過國家檔案局的科技項目的立項。
為加快推進課題落地落實,7月21日,省檔案館牽頭召開課題組第一次聯席會議,會議圍繞課題研究內容的五個方面及預期成果的六項指標逐一進分析、研判、討論,最終就任務分工、進度安排、聯動機制等達成統一意見,為推動課題有序開展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該課題聚焦研究檔案館參與結合服務黨史教育新模式,厘清檔案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功能,立足紅色檔案資源保護與開發,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實現檔案工作的創新發展。一是思想上強化了擔當精神。三家單位迎難而上,攜手并進,將課題重點難點任務進行細致剖析,主動認領,合理分工,鮮活體現檔案和黨史部門干部的黨性自覺和責任擔當意識。二是模式上強化了創新精神。此次課題的立項和會議成功召開體現并增強了省檔案館、省委黨史研究室和高校檔案部門首創精神。三是職能上強化了服務精神。用檔案賦能黨史學習教育,是檔案館的職能職責所在,通過課題研究,推動創新與合作,服務主題教育,更好地發揮檔案部門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