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河津市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新市委黨校舉行。市委副書記李昭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斌出席并講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淑紅、蔣振海,副市長房武斌,市政協副主席晉芮出席揭牌儀式。
李昭陽指出,市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成,是對革命先烈奮斗歷程的再現,是全市重要的紅色教育資源。要守望歷史,感悟教育基地蘊含的初心之源。充分挖掘河津歷史文化資源,加大紅色檔案資料的展覽內容,持續豐富館藏內容,積極打造具有河津特色、蘊含時代價值的標識地。要傳之后世,鑄就百年河津黨史基因的奮斗之魂。有計劃、分批次組織全市黨員干部到檔案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讓更多人在河津的奮斗歷史中汲取豐厚滋養,增強開拓前行的信心和力量。要守正創新,譜寫賡續歷史文脈的使命之忠。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檔案,以新話語、新思維、新手段、新途徑推進館藏資料的保護、開發、推廣、利用、研究,切實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河津故事。
李昭陽和蔡斌為市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揭牌。儀式后,大家集中參觀了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市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的龍門新史記,由“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翻身解放之路”“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建設發展之路”“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改革開放之路”“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小康富強之路”四個篇章組成,整個展廳800余平方米,共有圖片362幅,視頻361個,牌匾33塊、實物36件、文書9件、資料書32本,充分展示了河津市厚重的歷史文化、鮮明的發展特色、獨特的紅色資源和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